兩大藥廠賺盡老人和女人的鈔票!買進這兩家股票,把阿嬤媽媽的錢賺回來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更進一步,川普還對這些藥廠大老闆說:「我們會讓整個審核的流程更順暢。如果你們的藥真的有用的話,你們可以更快被核准,而不用等上許多、許多年。」(We're also going to be streamlining the process so that from your standpoint so that when you have a drug you can actually get it approved -- if it works -- instead of waiting for many, many years.

藥品等待核准時間能縮短的話,營運成本將......

雖然川普還沒有明定會減少哪些流程,但他說出了方向。畢竟,一間公司每分每秒都在燒錢。藥品等待核准的時間,公司依然要營運,人事、水電、租金等開銷仍然像沒關的水龍頭一樣流個不停。有做生意的朋友一定懂得這感覺,不管你做的是大生意還是街頭店家的小買賣......

如果川普真能大幅降低等待核准的時間,那藥廠的成本就會大減,降低藥價,就不再只是被政府架著脖子的事了。說不定在降低藥價後,還能維持住原先獲利的水準。但是,要如何降低核准等待的時間、又能維持住政府把關的品質?這就考驗川普政府的智慧了。(這是另一個課題了。賺錢or道德?)

這個措施會讓所有產品需要監管的公司受惠,只是在同個產業當中,也會有優勝劣敗。剛好,近期多間公司公布財報,我們可以來看看從川普談話至今,各家大廠的表現如何。

讓我們把兩檔ETF-IHE以及「那斯達克生技類股ETF(股票代號:IBB)」的前五大持股合在一起比較。(IBB的前十大持股請見下圖)

對了,順便跟大家解釋一下,「生技類股」(biotechnology)跟「製藥類股」(Pharmaceutical)的差異。根據網站investopedia的說明。(investopedia說明連結

這兩類類股都製造藥劑,但「生技類股」的藥劑是「以生物」為基礎(比方說細菌和酶) 、「製藥類股」卻是「以化學成分」(且有些是人為合成的化合物)為基礎。

兩者的成本結構也大不相同,特別是在研發成本這個項目上。

「生技類股」比「製藥類股」花了更多時間和心力在產品研發上(畢竟是以生物為基礎),所以以股性來說,生技類股的起伏比製藥類股更大。因為只要一個產品沒通過核准,生技公司就得再花好多心血下去。所以會常常看到生技公司因為得到批准而突然暴漲,或審核沒過而暴跌。相較之下,「製藥類股」則是較為溫和的選項。

從上圖可以看到:

從1月31日開盤到上週五(2/10)收盤,漲最多的是微整形聖品-「肉毒桿菌素」(Botox),它的大廠就是-愛力根(股票代號:AGN),其發布優於預期的獲利,及良好的獲利產望,讓股價上漲將近17%。

今年某一期的《時代雜誌》曾做過封面報導,肉毒桿菌素除了讓你更漂亮之外,還可以治療憂鬱症、背痛、手汗症等793項病症。

天下雜誌也針對這篇報導做了些摘要

文中表示,雖然以肉毒桿菌素治療憂鬱症等疾病尚未通過核准,但美國允許有執照的醫師,在專業判定下,以肉毒桿菌素進行研究或治療。如果哪一天美國政府核准了更多肉毒桿菌素的用途,那愛力根的股價又要上漲了,下圖為愛力根(股票代號:AGN)日線圖:

人類壽命的一大殺手--癌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