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一輩台灣人:別再剝削年輕人!你的生活想好過,一定要和「年金」斷、捨、離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

投資 股市 股票 基金 債券 上漲 賺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前陣子本來打算給一位朋友帶一幅畫,但又怕風格和他家不符,於是先拍了照片line給他。結果他客氣地回答,我現在正過著減法人生,希望東西愈少愈好,因此婉拒。有趣的是,傳統經濟學教科書往往第一章就開宗明義講,資源有限但人類的慾望無窮,這是何以要有經濟學的原因,但這些年來我們卻發現,現實卻和經濟學講的相反,我們往往擁有了太多根本用不到東西,形成了管理上的麻煩和閒置的浪費,於是近年來開始有了斷、捨、離的觀念。簡單地說,東西愈少愈好,事情愈簡單愈好,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的費心和麻煩。

開頭寫這段當然不是本文要談什麼居家收納還是人生哲理,而是看到最近的社會保險爭議(勞保、公保),我總在想大家與其花很多時間在爭論費率要漲多少?政府財政和企業競爭力及勞工權益如何平衡?怎麼沒人想動腦筋看看能不能把保險內容作一點斷、捨、離呢?

目前在談的社會保險主要的爭議是二個部分,一個是正吵得火熱的年金,另一個是還沒很吵,但早晚會吵很大的現行費率該如何提高?年金的問題看起來很複雜,是一大堆因素構成今天的結果,但其實很簡單。因為不只是台灣,全世界有年金的國家幾乎都要破產了,背後真正理由只有一個:當初設計的人沒有想過人的壽命會活這麼久,也沒想過有一天利率會不到1%(所以有人怪什麼退撫基金績效不佳,那個都是胡扯,退撫基金就算績效一年10%也擋不住壽命延長的大趨勢)。這種事如果是我來做只有二種做法:

一種是用最激進的方法:就是直接宣告破產,找一個公式,現任和退休的公務員大家把退撫基金的錢分一分,現職公務員再重新開始新制度。這個前提是退休公務人員不願讓歩下,當年美國GM(通用汽車)就是這樣搞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效率、明確,一刀切得乾乾淨淨,現行公務員和政府也不必去背負養退休公務員的責任,自己管好自己就好。這是很爛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另一種方法比較合理的方法是18%直接歸零,僅規範所得替代率。我以前的文章就提過18%是個假議題,真正的重點是所得替代率,只要把所得替代率規範在60%,我管你是領18%還是30%,反正退休後政府付給你的就是不能超過工作時薪資的60%,這個大原則再配合上支付上限(即「天花板」)和退休後再轉職第二份薪水,應有一定比例調降所得替代率,大致的結構就完成。

針對上述的論點,不管你是生氣還是高興,或是覺得漏洞百出,基本上只要你認真就輸了,因為本文的重點也不是年金,而是第二點未來費率的調整。

讓我來談一下歷史吧,你不難理解台灣早期只有勞保、公保、軍保,這類針對特定職業訂定的社會保險。這種保險早期主要是針對投保者的醫療和失能(職業傷害或死亡)保險,退休金根本不是重點,理由很簡單因為當時的人可能很難撐到退休,或是退休後沒幾年也差不多要死了,相對的,早期醫療不發達醫療費用也高,生了一場重病,可能一個家庭就要妻離子散;或是當時工安規定不完整,如果發生職業災害,可能就要家破人亡最終形成社會問題,於是政府就透過社會保險,形成一種像互助會的形式,大家每個月繳一筆錢,如果有人出事,就拿這筆錢去幫他,如果自己沒事,那就當作是「買保險」。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每個月薪水都被扣一筆錢,結果因為我很健康或是沒有發生意外,所以到頭來這筆錢歸零,這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不太能接受的觀念,所以慢慢地這些互助保險就多了很多花俏的東西,例如子女教育補助、直系親屬喪葬補助、生育補助,以及伴隨著時代進步和壽命延長日益重要的退休金制度。甚至到了後期,退休金制度愈來愈重要,政府開始推動獨立的退休金制度,所以公教人員有了獨立的退撫基金,而勞工另外有一個勞退基金。

照道理說,既然退休金制度獨立出來,那原本的勞保、公保就專心做社會保險就好,但其實不然,因為有新舊制度的差別,所以目前多數已退休或是要退休的員工都會同時跨二個制度,像公務人員會同時領公保退休金(也就是可以轉存18%),又同時領退撫基金(即月退俸);勞工退休時勞保領年金,勞退又領一筆錢(或年金)。

看出問題所在了嗎?我們現行制度是疊床架屋而且存滿著許多不必要的花俏支付的。請你想看看,在有全民健保後,因為一個人生病造成全家經濟陷入困境的可能是否大幅降低?如果我們把因為重大醫療支出調高到例如15萬元以上保險才支付,是否可以降低保費支出?同樣的道理,今天也沒有幾個人會因為要幫子女付學費或是幫父母付喪葬費,要去賣身葬父還是要賣肝賣腎的,如果我們把這些花俏的支付取消掉,是否也可以把保費降低一點?

如果公保、勞保把心力專注做好所謂的職場失能及死亡補助,說不定除了保費可以降低,這些人還可以多領一點錢,那不是更好?甚至在費用下降下,勞工、雇主和政府大家都可以等比例少提撥些錢到這些帳戶裡去,不是也可以減輕大家的負擔?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做?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做?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做?

很簡單嘛,因為台灣是一個老人主政的地方~

我們政府喜歡把錢和權抓在自己手裡,覺得這樣他比較好控制,但事實是政府管了一堆事但其實什麼事都管不好!

我們有一堆公務員在操作、監督、管理和計算這些費用如何運用、如何申報、如何支付,他們的工作就是在把簡單事情複雜化,如果你把複雜事情簡單化了,你叫他們要做什麼?

我們有很多老的退休公務員和勞工,他們覺得現在是換我爽的時候了,你把這些優惠拿掉,恁爸就和你拼命!

因此文章最後我想給二個建議:

第一個給握有優勢的老人們

回到一開始,到底什麼樣的人需要斷、捨、離?當然不太可能是三小都沒有的年輕人,而是手上有太多東西的老人。我很早之前的文章就寫過,不管你喜不喜歡現在的年輕人,有一件事是不能改變的,就是有一天他們會取代你我來主導這個國家,就如同不時聽到一些明星棄養自己父母的故事一樣,當大家指責明星不孝時,到頭來才發現會有這樣的結果,多半是父母親當年如何剝削自己的小孩,才會引起小孩後天的反撲。

如果我們繼續剝削年輕人,小心未來反撲的力道也會愈大。

第二給一般的大眾

我們一直以來都期待著政府像個慈母一樣照顧民眾,我們也習慣政府說A,我們就照著做,甚至期許政府應該做A順便把B和C都做了,造就的結果是我們政府的組織愈來愈龐大,但也愈來愈沒有效率,經年累月下來,我們發現到我們可能不見得用到政府這麼多的服務,但卻要花愈來愈多的錢去養這個機器(以近年來加稅之議愈來愈盛可見一斑)。

斷、捨、離這個大機器,用一個小一點的機器,會不會讓我們生活更好過一點?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