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
《公司的品格》一書。
在近幾年來,由於外資的大舉進入股市(編按:本文撰於2009年2月),影響力相對大增,大家也開始愈來愈習慣跟著外資「坐轎」,看看外資每日的買進賣出和買賣超金額來決定後續操作,外資的研究報告喊進某一個股,那麼就大漲,反之,則大跌。相較於過去那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外資付了高薪給這些研究員,讓他們學有專精的分析產業和公司,甚至進而能訪談高層,得到一些一般人拿不到的消息,並透過全球綿密的產業網絡,精準分析上下游,想也知道,外資的分析才是「有所本」。
的確,美國股市都是這樣的運作的,這是基於美國認定自己的市場已經達到「效率市場」,所有市場訊息都已充份反映在股價上了,因此,有新的重要訊息會馬上引起股市的波動,如財報或是等同於財報的「分析師報告」。
用簡單的話說,在效率市場假說前提下,分析師的功能就在幫我們(或公司及自己的客戶)在公司發表財報前,透過他個人的判讀或公司的研究,先預估出來公司「可能發表」的財報數字,然後,在美國有一家公司叫First Call,它會匯整各分析師的預估數找出平均價,形成預期,最後當公司正式財報出來後,如果高於「預期」則公司大漲,反之,則大跌。
這其實是我從做美股開始,就一直無法理解的地方,因為不管高於預期或低於預期,這其實只代表一件事,分析師不準,如果你是公司會計,做出的數字一直不準,那你會受罰,如果你是學生,你的數學數字和答案不同,你會拿零分,只有分析師,如果不準,還可以拿公司表現高(低)於預期這樣的藉口,為自己開脫,結果市場怪罪的,居然是公司,而不是分析師。理論上,First Call不是應該順便公告一下,誤差最大的幾個分析師以及統計一下年度誤差最大分析師嗎?答案是不會,因為第一,在美式的商業理論中,這種事公司自然會處理,第二,你會發現其實各家分析師的數字差異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