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最常用,卻是被「誤用」的5大指標》挑選基金,絕不能以配息率來決定!

在金融界工作數年,現遁入教育界培養金融新血,同時在部落格與鉅亨網基金名家專欄發表關於投資觀念與市場看法的文章,期能幫助處於資訊弱勢端的投資人,看清投資理財工具的真面目。

個人Blog:http://cycjim.pixnet.net/blog

基金 投資 股市 股票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大多數人投資基金的困擾就是,大家都說未來五年看好美國,但美國基金那麼多檔,我要選哪一檔基金?就算選對了基金,那進場點要如何選擇?投資書籍與論壇有許多相關討論的文章,各說紛紜,讓大家無所適從。本文提出幾個不需要看或是誤用的指標,讓你不會浪費時間用這些無用的數字來挑選基金與決定進場點。

配息率

這是投資專家不斷告誡,但投資大眾屢勸不聽的指標,有些人還是會誤以為高配息率等於高報酬率,殊不知現在高配息的基金充滿著風險,若基金經理人只一味迎合大眾的口味,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還要維持穩定與高的配息率,只好買信評差的債券,不知有多少投資人知道CCC以下的債券其三年違約率來到三成以上?要不然就只好配本金,完全失去投資的原意,或是選擇南非幣與澳幣避險的基金,為了多出幾趴的配息率,卻承受了超乎自己認知的匯率風險,配息基金不一定不好,但絕不能以配息率來決定一切!

報酬率

大多數人挑選基金,多是以報酬率佳者為優先,最著名的就是台大教授提出的四四三三法則,但常常選出績效二二六六的基金,過去我幫理專與客戶挑選基金時常吃這悶虧,這原因很多,其中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這一句話看似卸責,但卻是千真萬確。

基金績效好有幾個原因,堅強的研究團隊與優秀的基金經理人是基金公司常宣傳的用語,這兩者我比較注意的是前者,因此太小型的基金公司通常不在我的選擇清單裡,雖然大型公司大多是靠行銷在台灣打下天下,但通常有比較多的研究人員支撐。明星經理人在《黑天鵝效應》與《隨機騙局》作者塔雷伯眼中不過是類似博杯比賽中運氣最佳的勝利者,很難證明他的確有異於常人的選股功力與進出場時機點。而且台灣的明星經理人常常被挖角,很難只憑基金過去的績效來判斷,且經理人若沒有好的研究團隊,也很難有好的操作績效。再舉個例子來說,最近油價下跌(編按:本文撰於2014年12月),大家擔心高收益債會不會受到影響,若有個很神的基金經理人,理當在油價下跌當初就出清了能源公司的債券,而不是在已經大跌之後,再考慮要不要出場?

順便一提大家對於報酬率的計算常有的迷思,若一檔基金過去兩年的績效為50%與-50%,它的平均報酬率為何?很多人的直覺應該就是零吧,錯!答案是-25%,不能用大家熟知的算數平均去算,而是要用幾何平均,簡單的算法是(1+50%)(1-50%)-1 = -25%。這告訴我們一件事,若萬一基金賠掉五成,要回到原先高點,得要漲一倍才行!所以投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避開大跌。(延伸閱讀:假如你買一張股票跌20%,之後漲20%,請問此時賣掉能打平嗎?

標準差

這是衡量風險的指標,標準差大代表的是波動程度越大,因此注重「穩定」的債券基金投資人理應重視這個指標甚於配息率。不過對股票投資人來說,標準差小不見得是好事,代表在多頭市場時,它的漲幅會落後!好的基金應該是隨漲抗跌,也就是漲的時候波動要大,但跌的時候波動要小,這就很難用一般的標準差去衡量。

那怎麼解決這問題呢?最簡單的方法是上漲階段與下跌階段分開計算,選擇漲多與跌少的,但通常會發現漲多就跌得多,漲少也跌得少,就看你注重的是報酬,還是風險?或是簡單用漲幅除以跌幅得出一個比例,數值越大,代表相對的漲多跌少。

舉個例子來說,這三檔高收益債是台灣最常買的基金,前陣子高收益債下跌波段中,藍線跌得最深,綠線跌得最少,保守的投資人應該選綠色的,避開藍色的。

但是比較之後的反彈波段,藍線理應反彈最高,果不其然,比較意外的是紅線反彈最少。綜合來看,紅線是比較不值得買的基金,當然這樣的比較法要多找幾個漲跌波段來比會更客觀,此段內容僅是舉例,而不是做基金的推薦與建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