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壽險公司祭出停售牌,儲蓄險越賣越熱

儲蓄險穩賺?拆解四大推銷話術

國泰、富邦儲蓄險保單相繼停售,現在不搶會吃虧?別急!先有正確觀念,才不會被業者話術牽著鼻子走。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一般Excel軟體有內建IRR公式,可供民眾試算。如某張六年期儲蓄險保單:年繳3萬6千754元,期滿後每年以2.25%複利計息。該保單顯示,六年期滿後可領回22萬9千95元,計算後發現:這六年內,IRR為1.09%,竟連現在一年期定存利率(1.12%到1.13%)都不如。

就算六年過後繼續投入資金至第十年,以每年2.25%複利試算後,該儲蓄險的利息也只比同期間的定存多了約1萬3千元,這還尚未計入這段期間若升息,儲蓄險利息收入不變、定存利率增加的可能性。過程中想解約、轉入定存,還要承受拿不回本金的風險。

話術四:組裝套餐超划算

第四種話術,是隨著近期業者推出的「組裝套餐」而生,聽起來也誘人:投保某儲蓄險,再拿儲蓄險提供的利息,去買長照、重大疾病、醫療其他養老商品,為退休做準備。

不過,吳文永提醒,以目前儲蓄險的利率水準,利息高到足以再買另一種保險,保費本金要達上千萬元,才有可能。

郝充仁也說,五十五歲以上、財力雄厚到一定程度且有養老規畫需求的保戶,較適合考慮這種組合方案。

最適有閒錢、險種完整者

到底要不要買儲蓄險?答案因人而異,不過做判斷前,應該先問自己:究竟想要透過「儲蓄」來累積財富,還是想替自己的人身安全、健康買一份「保險」?也就是說,不會有一種商品,滿足你所有需求,更不會有白吃的午餐。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