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司祭出停售牌,儲蓄險越賣越熱

儲蓄險穩賺?拆解四大推銷話術

國泰、富邦儲蓄險保單相繼停售,現在不搶會吃虧?別急!先有正確觀念,才不會被業者話術牽著鼻子走。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專家提醒,坊間儲蓄險業者喊出的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報酬率,有時可能還低於定存,民眾購買前須多加比較。
專家提醒,坊間儲蓄險業者喊出的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報酬率,有時可能還低於定存,民眾購買前須多加比較。
圖片放大

央行頻頻降息,讓不少保險業者深感吃不消,最近兩大壽險國泰、富邦先前熱賣的儲蓄險保單都宣布喊停,業界預估,在利率水準還有可能走低的壓力下,之後會有更多業者停賣儲蓄險。

每逢此時,「停售效應」戲碼便會再度上演:理財專員們乘機對民眾搬出「正式停賣前,要搶要快」、「現在不搶,以後費用調漲才買會更吃虧」等話術,鼓吹民眾砸錢購買。

話術一:安全、穩賺不賠

但決定是否投保儲蓄險前,民眾應先破除錯誤觀念,別被理專或業者行銷話術牽著鼻子走,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關於儲蓄險,一般民眾最常聽到的推銷話術之一是:「儲蓄險既是儲蓄,又有保險性質,是很單純又安全的商品,穩賺不賠!」

換言之,業者或理專喜歡如此勸誘你:倘若你不懂投資理財,或有「強迫儲蓄」的需求,儲蓄險是不二選項。

事實上,民眾應建立觀念:任何標榜利率超過銀行定存的金融商品,理論上都隱含比定存高的風險和機會成本,儲蓄險也不例外。

比方說,不少業者和學者都直言,儲蓄險並非針對一般年輕人或上班族的商品,因儲蓄險的保費堪稱昂貴,這可能是多數民眾沒察覺的。

「儲蓄險保費金額很高,常是有錢人拿閒錢買的。」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觀察,保儲蓄險的客戶,保費達一、兩千萬元者大有人在,泰半是有錢人為規避稅費而投保,或做為資產配置其中一環。

「一般儲蓄險的保費,年繳數十萬元跑不掉,躉繳的可到上百萬元。」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提醒,以正常情況而言,儲蓄險非月薪寥寥數萬元的上班族能輕易負擔的。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