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基金公司暗黑的一面:為什麼我買基金賠錢,基金公司卻年年大賺?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過去Stark在銀行業服務時,就常常陪VIP客戶參加這些講座。一方面是服務客戶,一方面也趁此吸收更多的投資話題。也因此,Stark也聽過很多投資界名人的演講。包括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和貝萊德前台灣區負責人張凌雲。

這些講座不是人人都能參加,得要銀行指名的大戶才有資格。而且講座的地點毫不含糊,都是五星級大飯店,還會配上五星級飯店的餐點讓客戶享用。客戶入場需要花錢嗎?不,免費!這些統統都免費。

但一個年度(或季度)講座不是只有一場。一場講座只足夠「一家銀行的幾個區」參加。(大銀行下面有好幾個區,每個區下面又有好幾間分行,每間分行都會有幾位大戶被邀請。)在台灣,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型銀行就有好多家,所以,光台北市,這樣的講座一辦就有好幾場。如果加上台中、高雄的場子那又更多了。

再來,如果銀行理專對基金公司的貢獻度高(銀行就是基金公司的通路),基金公司也會招待理專們去高級度假村受訓(其實就是去玩)或招待高級餐會等等。能被邀請的理專不多,一家銀行只有幾十位。大銀行的一間「分行」就有約3~5位理專,所以能被邀請的都是賣很大的超業(編按:超級業務員)。

不管有沒有受到邀請,基金公司有時會募集新基金或辦一些活動。而新募集基金的保管銀行如果是某間銀行(比方說華南),那這間銀行的理專就需要背負額外的業績壓力,幫公司募集基金。

因為募到的金額越多,就表示保管銀行收進來的錢越多。這時候,只要銷售基金到特定門檻,理專就能拿到百貨公司禮券。以上都還不包含基金公司跟銀行通路的利潤分配。

這些龐大的開銷從哪裡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