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房」就等於炒房?台灣人看事情老是用二分法,難怪經濟救不起來

紅色子房,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紅色子房投資團隊執行董事、國立大學兼任講師與商周專欄作家。長期擔任地產投資法人招商引資顧問,創設私募平台鼓勵優質地產經營團隊發展,並開設子房學院支持有溫度的「美好生活投資學」,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幸福角落置產術」。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你也許認同說,這些有實質生產的外資投資很好呀,不算炒房呀。很可惜我們的「房地合一稅」,對於外國人投資置產,資本利得稅都是淨收益35%~45%。以台北市的房屋稅為例,過去辦公大樓持有稅,包含房屋稅、地價稅,頂多只占租金10%,但新稅制實施後,持有稅將大幅調高至25%至30%,2014年七月以後交屋的頂級商辦大樓因路段率、造價、稅率同步調升加乘,稅金比率甚至可達租金50%,大幅影響外資後續投資意願。最近知名國際房地產研究網站Global Property Guide發表對台灣房地產的看法,以「Taiwan is pushing home prices down through amazingly harsh taxes」為標題,其中用以「Amazingly Harsh」(極為嚴苛)的字眼來形容台灣的稅制,這就是外國人的觀點。

現在大家為了柯P是否支持打房隔空論戰,因為柯P總算發現了「不打房,就是炒房」的二分法是不對的,改口用「平抑房價」來表達他的理念。很可惜的,對於習慣二分法的台灣媒體與名嘴們,「不是藍,就是綠」,「不支持服貿,就是反服貿」,「不打房,就是炒房」等議題的確增加媒體吸睛度與曝光度但仔細觀察最後發展也顯然無助解決問題,同時大量內耗社會的資源。

隨著如今房市二分法輿論的盛行,從相關留言回覆就可以看出,台灣年輕一代也陷入「不是溫拿,就是魯蛇」的社群對立,這更是政府最需要關注解決的課題。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