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兩年換手機,但不會兩年就換電腦:這就是戴爾砸2兆買下EMC的原因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但DELL早已不是上市公司(2013年由創辦人麥可戴爾聯合銀湖投資公司買下全部股權後下市),而傳言EMC也將在收購完成後下市。因此,身為美股投資人,更應該關注DELL會成為哪些上市公司的競爭者。DELL買下EMC後,因同時具備儲存和虛擬化技術,所以可能提供雲端平台服務,成為Amazon的AWS服務、和微軟Azure服務的競爭者。

目前雲端平台服務的老大是Amazon的AWS,2014年第四季的市佔率達到28%。而且這項業務的營收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了49%,Amazon執行長貝佐斯甚至預估以後會達到50億美元!

所以,看來科技業的巨頭們都看好雲端平台服務的商機,也正在努力搶食市場大餅。最後誰能勝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另外,就在10/16,阿里巴巴對外宣布,已向優酷土豆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要約」,按照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26.6美元計算,全面收購優酷土豆,總金額預計超過45億美元。

或許年底前,華爾街還會傳來更大的併購案,台灣的科技業或許應該動一動了!整併未必就不好。1+1>3,這才是投資人樂見的。

[快速結論]

研究併購案本身對於公司帶來的優勢時,也不妨考慮會對其他競爭對手帶來的殺傷力。這樣才能更全面的思考。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