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不好:因為中國市場由政策主導。中國市場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政策影響,今天中國政府要股市漲,股市就會漲,要股市跌,股市就跌,這將會導致投資人無法藉公司營收或國家經濟展望等條件判斷股市表現。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有時大漲大跌,卻沒人知道原因是什麼?前幾週才出現一天大跌將近七個百分點的劇烈行情,事後媒體說法卻莫衷一是。
好:價值潛藏導致機會很多。今年巴菲特股東會上,就有投資人問巴菲特中國適不適合價值投資,巴菲特與合夥人蒙格都認為其實不管哪個市場,價值投資永遠都是最好的方法。中國市場因還年輕,投機炒作的情況較明顯,也更容易有一些值得投資的好公司被市場忽略,這也就是價值型投資人的好機會。如果大家都看新聞找熱門標的,而你卻看財報下苦工自己找金礦,按照巴菲特說法,時間一久,你很有可能成為贏家。
不好:數據可信度令人質疑。如果認真看財報,要把錢賠光也有難度。癥結點在於,你所用來分析的數據可信嗎?從巨觀角度來看,世界上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中國的GDP成長率、通膨指數與失業率,就算這些數據可信,中國目前所揭露的總經數據跟美國相比也還有不小落差。從微觀角度來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會相信中國企業的財報?先前到美國掛牌上市的中國企業,後來一一被發現財報有問題,不少公司被迫下市。
好: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隨著中國經濟成長,中國人力成本已不再便宜,製造業也早已轉移到東南亞或墨西哥等人力更便宜的地區,甚至美國在考量了下跌的原油及更自動化的設備後,製造成本可能還比中國更便宜。於是中國必須從外銷製造大國轉型為一個內需消費大國,消費力道甚至在未來足以媲美歐美日等成熟市場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