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爆表,日本為何沒有希臘化?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但為什麼,講到日本給外界的印象總是出口型國家呢?

實際上,這一始於1980年代的印象恐怕與當時的特殊背景有關。「日本第一」這個口號在1980年代前期,從豐田到Sony,幾乎靠著出口打垮歐美企業,加上日本GDP基數龐大導致日本的出口額相對變得很大,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一度高達三成,這也造就後來1985年「廣場協議」要求日元升值的遠因!

但日本經濟體早和美國一樣,都是靠內需。因此當國家陷入通縮隱憂時,貶值刺激通膨就是最佳上策,而美國FED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四次量化寬鬆,希望利用資產價格上揚來帶動消費便有其合理性,因為美國不可能靠外國的需求來引導消費力復甦,而這也是為什麼歐債危機沒有拖垮美國的理由!

同樣,日本採取貶值措施,目的也不在刺激出口,而是藉由產生通膨預期讓股市、房市增溫,來創造買氣和消費力!且日本是全球最大債權國(下圖),日元貶值會讓外國收益有增值,根據財務省統計,由於日圓走貶推升海外證券投資獲利,去年全年海外投資收入增加15.8%至破紀錄的16.53兆日圓。


日本海外資產驚人,這也是為何日本明明國債佔GDP比例爆表,甚至比新興國家還高,卻仍享有不到1%的國債利率背後理由,正因為家財萬貫,那些買債的人才不擔心被欠債,反倒是新興國家因為都靠借錢度日,就算利率再高,突然風吹草動,就出現匯率、股市雙貶值,即便央行要升息也挽不回投資人的心!看日本經濟,要這樣看才是正道!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