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買一堆保險重要!現在開始,創造不工作就有現金進帳的「被動收入」

紅色子房,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紅色子房投資團隊執行董事、國立大學兼任講師與商周專欄作家。長期擔任地產投資法人招商引資顧問,創設私募平台鼓勵優質地產經營團隊發展,並開設子房學院支持有溫度的「美好生活投資學」,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幸福角落置產術」。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來源:401(K) 2013@flickr, CC BY-SA 2.0
圖片放大

紅色子房語錄:再多的金錢照護仍比不上親情陪伴。

「子房,我這個月底就離職了,後續跟你的合作專案,我再安排交接。」Y說。他是知名上市建設公司的專案主管,在該公司待了十多年,也算是大老闆的左右手。

「怎麼這麼突然?」我驚訝地問。

「我父親中風了,我得回南部去照顧他。」Y回答,眼神看得出來有些無奈。

「老闆捨不得你走吧?」我問他。「他願意幫我留職停薪半年,但是我也不確定要照顧多久,說不定就此回南部發展了。」Y嘆了一口氣,又說:「若長期佔著職缺,老闆對股東也無法交代,我就先婉拒了。」Y深知老闆治軍嚴謹的個性,不想欠這個人情。

「嗯,好吧!我問看看南部幾個較熟的建設公司老闆,有沒有缺大將。」我試著安慰他。

「沒關係,等我父親病情好轉些再說吧!我過去請交接的同事跟你聊聊。」Y轉身回辦公室找人,離去的背影,似乎又老了十歲。

商業周刊1405期,專題追蹤每5個人就有1個人,為看護長輩從職場消失。(詳見:隱形照護 220萬人離職風暴)。「隱形照護」這名詞源自《日經Business》報導,形容「白天上班、晚上看護長輩、公司卻不知情」的人。根據估算,在日本「隱形照護」者高達1千3百萬人,台灣則有將近220萬人。未來,將有更多的員工會因照顧長輩而離職。

這樣「蠟燭兩頭燒」的上班族危機,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越來越嚴重。很可能某天一通緊急電話,就改變你長久以來的職涯發展。特別是那些已邁入中年的中高階主管,如果沒有建立好的人脈,或者剛好碰到經濟不景氣,離職照護結束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中年失業的危機。

怎麼辦呢?該期商業周刊專題試著提出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買保險:包含住院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長期照護險等等。只要聯繫你的保險業務員,相信他們會給你完善的規劃說明。但我認為保險唯一做不到的,就是再多的金錢補償,也無法複製一個「你」。特別是當長輩只希望「你」守在他們旁邊,而不是某個花錢請來的陌生看護,長驅直入他們最隱私難堪的一面。

第二種方案是準備好週轉金:包含一年生活費、教育基金、房貸支出等等。如果有可以變現的資產更好,不管是房地產、股票、黃金,都是很不錯的資產規劃。但我認為,倘若這樣的長期照護,不是只有一年,而是十年,你怎麼辦呢?紅色子房有個優秀的建築師學長,十年前曾經是叱咤建築界的新星。為了孝親散盡家財,離職長期照顧失智老母,直到母親往生後重出江湖時已久未提筆做設計,只能從協助工程管理監造做起,這樣的人生豈能做任何預先規劃準備呢?

第三種方案是增加被動收入: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你不用工作也有現金流進你口袋,包含房租、股利等等。咦?政府不是在打房嗎?我認為,只要專注長期穩定的租金收益,不炒短線不炒房,房地產仍然是值得投入且能兼顧獲益與風險管理的理財工具。不然,為何壽險法人也要配置大量投資部位在房地產呢?辦公大樓、商場、旅館、出租住宅等,都是相當好的長期投資標的。

[快速結論]

房地產投資,其實有許多面向。而且隨著「新空間經濟」的發展,小型新形態高坪效的經營模式,也帶給小型投資人機會。紅色子房團隊持續集結創新商業經營形態的業種,規劃私募架構讓小型投資人創造被動收入,針對資產活化有錢出錢,沒錢出力也能獲得技術股。重點是,還可以「讓生活更豐富」。

你可以是新形態商務中心的股東,認識一票新創公司朋友。也可以是Co-Working Space經營共用空間的股東,發現好用APP程式不吝成為年輕人的Angel。你可以是文創咖啡店的股東,下了班還有豐富的講座活動等你幫忙。你也可以是設計旅店的股東,親友來訪時除了大手筆升等招待還有許多空間故事可講。

對商旅及背包客棧開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連結參加今年歲末商旅投資精英班活動。大家一起找案子,組團隊,用最有Style的方式追求被動收入。

當然,追求被動收入有很多種方式,你不見得要參加紅色子房的房地產課程,加入紅色子房團隊的行列。

但不管如何,請記得一定要找時間靜下來,好好嚴肅地想想:萬一有天父母倒下需要你離職照護的時候,如何趁早創造你的被動收入?

本文獲「幣圖誌」授權轉載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