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最好的保險...就是存在自己戶頭裡的錢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新台幣

醫療險究竟應該要規劃終身險比較好?還是定期險比較好?

定期險,最多人的擔心是:過了定期險的投保年齡上限之後,不就沒有保障了嗎?(一般的定期險,上限多在75歲左右)。

那麼買終身險就有保障嗎?如果有一個人在民國69年,以30歲的年齡買了一張終身醫療險(實際情況是當時還沒有這種保單),按照政府公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換算購買力,則當時如果買了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的額度,到現在一樣理賠2000元,但是購買力卻只剩下當時的992元。

也就是說,如果住院費用跟通膨一起變化,那麼原本一天理賠可以住一天,現在只能讓保戶住半天了。甚至再到75歲、95歲,原本打算買來保障自己住院風險的終身醫療險,理賠竟只夠你繳大醫院的掛號費?

當然,定期險也會面臨通膨問題,因為保險規劃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也不應該把所有的問題都透過買保險來處理,只是賣保單的人寧可你用保單處理所有的問題,這樣才有佣金可以賺。

如果不用保單解決,那該怎麼處理老年以後的醫療費用?其實最好的保險,就是自己戶頭裡面的錢。

你買了保單,生病一定理賠嗎?那可不一定,例如你去看病,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有很多治療都不需要住院了,而你買的如果都是要住院才有理賠的醫療險,很抱歉,就算你去醫院做了很昂貴的手術或處置,沒住院你就很難獲得理賠。

又例如,你明明保了癌症險,但是當你迫切需要標靶藥物來保住自己珍貴的生命時,健保剛好不給付,你的癌症險給付的是十幾萬的初次罹癌理賠金,大概只能買到一兩週用量的標靶藥物。

買保險是為了要處理我們無法預知的風險,也就因為無法預知,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用保險防堵所有風險,唯獨自己擁有足夠的資產,才能承擔無法預測的風險。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趁年輕的時候保費便宜,趕快買終身醫療險,把錢存在保險公司,這樣一輩子就有保險公司可以照顧自己了。這樣想,正好顯露了自己沒有財務的時間價值觀念。

為什麼年輕人的保費便宜?因為理賠機率很低,保費沒道理收太高。再來,你在年輕的時候送了一點錢給保險公司,那不叫做存錢,因為你領不回來;如果你自己存錢,你的錢會越來越多,但是你把錢送給保險公司,是保險公司的錢會越來越多,但是你所擁有的保障卻會因為通膨而越來越少!

你該做的是什麼?在沒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的時候買保險,並且努力累積資產,然後隨著資產的成長,承擔財務風險的能力越來越足夠的時候,就可以逐漸減少所購買的保障了。你認為郭台銘需要買保險嗎?他都可以買下一間醫院了!

如果你有1000萬,你會去買理賠最多不超過200萬的帳戶型醫療險嗎?當你去算算所繳的保費以及帳戶的額度,就會發現其實那些錢也都還是你自己繳的,那為什麼不把錢留在自己身邊呢?上面提過,保險有很多情況下其實是不理賠的,但是如果是自己的錢,要怎麼用都可以。如果是用比較差的藥但保險會給付,不過得多住院好幾天,我相信你會選擇自己花錢用好一點的藥趕快把病治好回家去。這就是自己的資產帶來的選擇權。

以同一個年齡的人來看,終身醫療和定期醫療的保費差異可能將近十倍,但選擇定期醫療絕對不是因為便宜,因為同年齡看起來雖然便宜,可是終身醫療只要繳二十年,但是定期醫療險每年都要繳,可能要從30歲繳到75歲,而且定期醫療的保費隨年齡不斷增加,30歲的時候可能只有2600元,到了75歲已經要8600元了,定期醫療不見得繳的總額比較少。

所以撇開便宜、划算的迷思,定期醫療險真正帶給保戶的好處,是在年輕的時候,資產還不足以承擔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的醫療財務風險,那就每年花個幾千元,畢竟醫療費用可能動輒數十萬,真的承擔不起。但這個時候每年花幾萬元買終身醫療險,不但負擔太大,也可能因為保費太高而造成買到的保障太低的現象,反而失去保險的功能,不如好好把錢存下來,累積成自己的資產,自己打造自己的保險,等到有一天資產已經數百萬了,或是覺得自己這個年齡要繳的保費太高了,就可以開始做調整。

至於想用終身醫療險來強迫儲蓄的,要好好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的自制力太弱,讓你只能用保險強迫儲蓄,那麼終身醫療這麼高的保費,遇上你的自制力,會不會你在某一年就突然沒錢繳保費?最後保單失效,你不但失去號稱終身的保障,之前強迫存下來的錢也都白白送給保險公司。

可是如果你鍛鍊自己的自制力,不僅能讓自己在累積資產上獲得顯著的成長,這樣的毅力也能幫祝你在各方面取得長久經營才能獲得的成績!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