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最後,這個調查還提到,台灣民眾很愛買保險,每年最多願意花16.5%的收入來買,而調查顯示每人每年平均的保費支出高達7萬5千元。但是這樣的保費,換來多少保障呢?
個人保險這樣規劃:
不是先問「預算多少」,而是問「需要多少保障」
根據媒體統計,九二一大地震,2,600多位罹難者中,只有1,700人左右投保壽險,而平均每件理賠金額只有117萬。而最近發生的澎湖空難,48位罹難者,有32位投保壽險,總保額8,190萬元,29位投保意外險,總保額有9,777萬元。看看這些數據,看起來好像已經有所進步了,至少每人的壽險保額平均有255萬元,但是這樣的保障真的夠嗎?每年保費支出7萬5千元,只能換來這樣的保障嗎?
國人的保障真的都偏低,我們時常看到許多社會或意外事件發生之後,新聞報導又有家庭因為經濟支柱出事而陷入財務危機,但是保費支出又很高,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因為國人太愛買那些幾乎沒有保障功能的保單,尤其特別喜歡還本的保險。
保險之所以能有理賠金,就是由沒有出事的保戶負擔保費,出事的保戶才能領到遠高於自己保費的理賠金。當你想要把保費領回來,就表示你能獲得的保障一定很少,你的還本其實只是把錢存在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運用你的資產來賺錢,然後給你一點保障當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