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Q:我工作了五年,現在開始有一些閒錢可以投資了,從記帳的資料來看,每個月應該可以投資一萬元左右,主要是為了三十年後的退休而準備,你建議怎麼投資比較好呢?
A:很高興你問了這樣一個好問題,而不是只問我:應該買那一支股票、那一檔基金?什麼時候可以買或是要怎麼賣?這種問題恐怕問巴菲特都沒有答案。
投資時間:十年以上起跳
首先,投資要看長期。有許多投資人為了三年後的結婚或五年後要買房而投資,其實會有很高的機會面臨很大風險,誰知道三年或五年後,正準備要用錢的時候,會不會股市剛好遇到另一次大崩盤?
所以投資至少應該為了十年以上的理財目標而進行,這並不表示十年以上的理財目標不會遇到要用錢的時候剛好遇到大崩盤,而是你在投資過程中有相當足夠的時間做調整,例如越接近用錢的時間,你就應該開始減持像股票這類高度波動的資產,增持債券這種保守型的資產,例如一開始可能是股債比9比1,到了要用錢的時候就應該調整為股債比1比9。你的規劃有三十年,那麼就可以三年或五年調整一次自己的資產配置。
這麼長的時間,應該用什麼樣的投資工具比較好呢?
投資工具:指數型優先
我最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也就是只追蹤指數的基金或ETF,不是由經理人負責選股和決定交易的時間點。
交給經理人管理的基金有兩個不確定性:一、表現時好時壞,觀察一下過去幾年績效最好的基金名單就可以發現,風水每年輪流轉,過去績效完全代表不了未來表現,造成投資人根本沒有選擇好基金的方法。
二、是你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投資了什麼?基金只需要每個月公佈前五大持股(跨國投資的基金每一季公佈),但是這前五大持股可能佔整個基金持股的比重還不到四分之一。這樣作的用意在於保護基金經理人的「秘技」不會因此洩漏,但是經理人並沒有因此而展現更好的績效,反而讓投資人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這幾件投信經理人炒股弊案,投資人都無法自行察覺的原因。
「指數」是整個市場投資人表現的平均值。基金經理人收了很高的費用,卻不願意保證至少表現得比指數還好,為什麼?因為其實他們的績效分佈其實也跟整個市場差不多,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投資專業而比較好。至於指數型基金,大多數時候都是中等表現。
可別小看這個中等表現。績效一下子名列前茅、一下子吊車尾的共同基金,長期累積起來很難有多好,但是績效都維持在中等程度的指數型基金,長期累積的績效排名卻會越來越好。最近美國就有一篇報導,利用華爾街日報的基金資料庫,篩選出17,785檔共同基金,其中只有區區71檔基金在過去十年贏過標普五百指數。
指數型基金的好處,除了費用低以外,就是持股透明,並且連專業基金經理人都不敢保證的「至少別輸給指數」,它們都能作到,因為這種基金本來就是提供跟指數相當的報酬。當然,如果指數表現差,一樣會賠錢,投資一定都有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