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財務自由,不如擁有工作自由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Q:我工作了好幾年,總覺得什麼都無法自己作主,薪水是公司決定給多少就領多少,工作內容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好像是一個機器人,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很希望可以趕快存到一筆錢,然後靠投資達成財務自由就不必上班了。您覺得怎樣可以最快達成這麼目標呢?

A:很多人都想要財務自由,不必工作也有收入。先有足夠的本金,放在報酬不錯的投資工具上,不斷自動生出錢來,稱之為被動收入。當被動收入隨著本金的額度加大而慢慢增加,超過了自己工作的收入之後,就算是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了,不必工作也能生存下去。

但是我比較建議你追求就業自由,不必求職也有工作,只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就有很多工作等著你,你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不必委屈自己,更不怕沒工作、沒收入。

如果要說財務自由的話,隨便列舉一堆人,他們的財富早就已經達成這個目標了,例如股神巴菲特、創立Facebook的馬克.佐伯格、台積電的張忠謀。然而,他們現在在做什麼呢?繼續工作。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

我想是你對目前的工作沒有熱情,所以很希望可以逃離,你還繼續工作只是為了那份薪水,如果有「被動收入」可以取代那份薪水,你肯定不願意繼續目前的工作。那麼,你何不找一份能有熱情的工作?

思考一下,如果大部分的人都不用工作就有收入,這個社會會變成怎麼樣?沒有人願意再去製造商品、提供服務了,街道沒人清掃、也沒有農民願意種植作物、甚至連加油站都不會有汽油。所以要維持社會的正常運作,必定只能有少數人處於不工作也能靠被動收入生活的狀態。但是這些少數人會是誰?又為什麼是他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