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金融業因為累積龐大的數據,預料將是最快受到人工智慧衝擊的產業。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就估計,到2025年為止,人工智慧將可為全球金融產業創造每年逾新台幣1兆元的額外收入或成本撙節。這些「額外收入」會創造什麼樣的商機?「成本撙節」又將衝擊哪些舊有的金融營運模式?
從弱特徵數據評估用戶的信用
比傳統銀行更能降低逾放率
當金融業開始運用人工智慧發展新的營運模式,科技與金融的界線將愈來愈模糊。舉例,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創立2年半來已發展出支付寶、芝麻信用、餘額寶、花唄等子品牌,提供第三方支付、線上融資、理財投資推薦等十餘種服務,2016年淨利估計達人民幣數十億元,重點是這些服務都根基於人工智慧的演算法。
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指出,螞蟻金服徹底顛覆了傳統銀行業行之有年的經營模式。其中,最重要環節就是個人信用的取得、評價。「現在如果要在螞蟻金服上借錢,個人信用的評價、取得方式,都跟過去向銀行借貸的方式完全不同!」
過去銀行借貸,消費者要提供個人薪資證明、帳戶餘額、還款紀錄等「強特徵數據」。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人工智慧來了》一書中分析,事實上,在個人信用的冰山下,還藏有海量的「弱特徵數據」,例如歷年來的各種交易紀錄、網拍的好評與差評、在網路上的發問等。螞蟻金服透過演算法、加上每個用戶在阿里巴巴歷年來經由交易留下的各種數據,取得傳統銀行業無法接觸到的「弱特徵數據」,藉此評估一個人的信用狀況、理財需求,從而發展出各種線上金融服務。
2015年螞蟻金服推出的「芝麻信用」,就是透過分析一個人的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分特質、人脈關係等5個面向,決定一個人的「芝麻分」(即信用分數),介於350至950之間。而若分數達600分以上,就有機會可以使用同集團子品牌「螞蟻花唄」所推出的消費信貸服務。
特別的是,「芝麻分」是一個動態的信用分數,隨著用戶在支付寶上的付款行為、淘寶上的拍賣、是否有實名認證等,都會影響芝麻分的高低。而螞蟻金服也可以透過分析芝麻分高低與花唄還款狀況,來持續改善逾放率,這些都是傳統銀行業透過「強特徵數據」無法做到的。市場因此推估,螞蟻金服上市後,市值可達750億美元,將成為比美國高盛集團市值更高的金融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