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重貶引爆全球股災》真的不是為了「救出口」,中國到底想做什麼?

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現任AIA Capital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及財訊雙周刊專欄作家。興趣是研究總體經濟,並從中發掘投資亮點。
人民幣美金
攝影:商業周刊/許世穎攝
圖片放大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國家對中國有經濟制裁。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廣東,重新發動改革開放攻勢,想要拼經濟,ㄧ方面可轉移內部政治上的緊張,另方面可化解外部經濟上的圍堵。

在這個背景下,為了要走東亞四小龍的「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人民幣在1994年貶值了,讓美元的價位由5.8人民幣升值為8.7人民幣,美元足足漲了50%,反過來講也就是人民幣貶值了50%。

這個貶值的效果是驚人的:當年度中國的出口金額由920億美元,大增為1840億美元。事實上,中國在巨幅貶值後,連續3年出現了出口擴張,終於擠壓到東南亞國家,使他們的國際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外匯儲備開始下降,最後爆發資金的大逃亡,也就是1997年的東亞金融風暴。

歷史總是會出現意外的相似。在人民幣貶值的當年恰好美國進入升息周期。聯準會在短短一年內,從1994年2月到1995年2月,把聯邦資金利率從3%升到6%,長期公債的價格因此重跌,形成所謂的「債券市場大屠殺」。(相關文章:股市重跌,新興市場貨幣驚驚貶...2015下半年最讓人困惑的事:又沒發生什麼大事,怎會這樣?

美國的這次升息的本意是提早對付通膨,無可厚非。妙的是,美國的升息會吸引資金流入美國來套利,等於是在對新興市場抽銀根,或者說是在剪羊毛。1994年12月,墨西哥終於撐不住,爆發披索危機。

所以,美國升息後出現新興市場風暴,是早有前例可循的。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