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股票的本益比才4倍多,代表你買進4年之後就可以回本,資產就能翻倍,真的是這樣嗎?觀察已下市的華映和其他面板股過去幾年的狀況,華映處在景氣波動較大的面板產業,而華映本身也不是該產業的龍頭廠商,因此過去少有獲利的年度,2017年適逢面板業景氣復甦,華映EPS達到0.46元(詳見表2)。
因此在2018年,計算前一年度的本益比為4.41倍,但是投資人要明白的是,這個獲利0.46元並不是像銀行定存一樣固定不變,而本益比是以華映未來每年0.46元的獲利去計算的,但很明顯地,華映未來無法每年賺到0.46元。如果投資人當年因為看到報章、電視媒體每天報導面板股的好,又看到面板股的低本益比而買進華映,就須面臨2019年5月13日股票下市的後果。
再來看同樣是面板股的群創,2017年股價最低12元,EPS為3.72元,本益比是3.22倍(=股價12元/EPS 3.72元),代表你用12元買進群創,且群創每年的EPS都是3.72元,大概3年多可以回本。可群創所屬的面板產業深受景氣循環影響,2018年~2019年面板業景氣不佳,群創的EPS當然也不是3.72元,分別是0.22元和-1.77元。
所以2017年群創本益比3.22倍,也是無意義的數字!因為公司獲利根本不穩定,甚至大多數年度都還虧損,而群創的股東仁寶(2324)也在2019年10月面板業寒冬之際,認賠賣出4萬5,783張群創股票,均價6.96元,仁寶因此損失了將近940萬元。
時間拉到2021年,面板業再次迎接春燕,股價大漲。此時想買進的投資人,就更要謹慎應對了,因為一旦此刻買進,要是沒來得及在面板景氣轉衰前賣出,難保不會再遇到股價腰斬再腰斬的局面。
至於為什麼有些股票的本益比一向較低?歸納幾項原因:
1.一次性獲利或短暫性獲利:例如統一超(2912)在2017年因處分上海星巴克助攻,EPS高達29.83元,本益比幾乎降到歷史新低水準的9.62倍,儘管低於統一超平均20幾倍的本益比甚多,但仍不適合追高買進當時飆漲的統一超,因為10倍以下的本益比,並非統一超本業的經常性獲利。
2.獲利不穩定或處在競爭激烈環境的公司、景氣循環股:例如前述的面板業,或是太陽能、DRAM、LED、鋼鐵、航運業……等,都是受到景氣影響甚巨的產業,若公司又沒有明顯的獨占優勢,那市場給予的本益比就相對較低。
3.股票價值未被市場發現:就以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為例,台積電在2015年的最低本益比只有9.47倍;但是到了2021年至今(截至2021.04.21),台積電最低本益比已高達28.3倍。當投資人能夠看穿這類公司的護城河和長期價值並提前布局,等待市場調升本益比,就能享受到資產的成長。
長期穩定獲利的公司才適合用本益比評估
本益比只適用穩定獲利的公司,不能用來評估景氣循環股。例如A公司近8年EPS分別是4元、3.8元、4元、4.2元、4.8元、5元、5.5元、6.3元,明顯是成長趨勢;B公司近8年EPS則穩定維持5.5元~6元之間,2家公司都適用本益比評估股價合理性。再如C股票歷年EPS是6.5元、-0.5元、1元、-0.8元、-2元、3元、1元、5元,獲利時高時低,有些年度甚至虧損,就算它本益比很低,也不能作為買進依據。
小檔案_華倫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研究所
經歷:台塑關係企業營建部工程師、先後在13所國高中當代課老師
現職:財經專欄作家
著作:《流浪教師存零股 存到3000萬》、《他靠零股存到3000萬——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2——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