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編按:台股大盤指數經歷2020年3月股災暴跌近30%,有不少投資人不敵心理壓力,認賠殺出大部分股票。沒想到短短4個月的時間,台股不僅突破下跌前的位置,甚至一路創下近30年的歷史新高。
已經告別流浪教師生涯、靠存股提前退休的暢銷書作家周文偉,在最新著作《華倫老師存股系列 養對股票存千萬》當中,分享了台股受新冠肺炎疫情暴跌期間,他遭遇到剛買進一檔新持有的股票就面臨套牢,但是仍然持續逢低加碼、戰勝股災的過程。另外,對於許多剛入門的存股族,總是有「為什麼不在高點賣股票?」「股票漲很多了還能買嗎?」……等各種疑慮,對此,作者將在本書中,用他存股10多年的經驗為所有存股族解惑。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我知道很多讀者煩惱的是,即使知道應該要存擁有護城河、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但是好幾檔耳熟能詳的股票,股價都已經漲很多了。現在買的話,會比10年前買貴很多、比我少賺很多,實在吃虧,所以一直無法說服自己買下去。
投資好公司千萬不能有這種心態。這就像是公司聘請一位25歲、經驗不多,但是很有潛力的年輕人,也許剛開始只能給他年薪40萬元。不過這位年輕人努力工作,不斷累積專業,能為公司賺錢,公司就會幫他加薪。而隨著工作年資增加,他的專業能力愈來愈深厚,能夠創造的業績愈來愈高,名聲愈來愈響亮,就會成為更搶手的人才;會有更多大企業、甚至頂尖的跨國公司想要網羅他,所以他能夠獲得的年薪也就會愈來愈高。
難道後來用更高年薪聘請他的公司,全部都是笨蛋嗎?當然不是,因為了解這位人才的專業,知道他能為公司帶來更多業績、賺到更多錢,所以才願意爭相用更高的代價,去換取優秀人才能帶來的價值。
好公司股價理應上漲
合理價買進不吃虧
身為投資人,你也可以想像買進股票就像是在花錢請企業幫你工作;而用更高的股價買進已經上漲的股票,就像是用更高的薪水去聘請能夠為你賺更多錢的企業。只要你付出的價格合理,又怎能算是吃虧呢?所以,你慢我10幾年買進同一家好公司的股票,當今天公司的價值已經比10幾年前高出很多,那麼你用更高的價格買進也是正常的。
用統一超(2912)來當例子。2005年統一超的年度營收約新台幣1,199億元,年度獲利約36億元,EPS(每股盈餘)為3.99元;2019年,統一超的年度營收約2,560億元,年度獲利約105億元,EPS為10.14元(詳見表1)。15年來,統一超的營收與獲利規模都大幅增長,我們又怎麼可能期待,用以前的股價去買獲利已大幅躍進的公司呢?
統一超2005年底的收盤價是68.8元,2019年底的收盤價是304元。股價雖然會波動,但只要統一超獲利能力繼續維持甚至成長,就永遠等不到它的股價會跌回2005年的位置。
再來看看統一超這十幾年來的事業體變化。2005年,統一超在台灣的門市僅有4,000家,也剛進入菲律賓市場不久;到了2020年,統一超在台灣有超過5,700家7-Eleven門市、在菲律賓也開了近2,900家的7-Eleven便利商店。
另外,統一超在台灣擁有超過400家的康是美、超過450家星巴克,旗下更有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博客來網路書店和206家家樂福(截至2020年5月底,包含137家家樂福和69家便利購超市)。2020年6月初,家樂福宣布要以新台幣32億元收購全台灣224家頂好超市和25家高端消費超市JASONS Market Place。隨著統一超不斷擴展事業版圖,2020年的公司價值自然遠遠超過2005年,當然股價也就不可同日而語。
一家優秀的企業,只要能夠維持其競爭力,就會持續賺錢、持續成長。只要能清楚看到公司的未來前景,5年、10年也好,那麼短中期的股價波動就不用感到害怕。若因為短暫的利空造成股價大跌,就是長期存股者進場的大好機會。要用宏觀的眼光去看待投資,不要短視近利。
宏觀看待投資
別被短期股價波動左右
舉個例子,日友在2016年從前波高點161.5元(2016年6月4日最高價),不到半年就跌到102.5元(2016年11月2日最低價)。記得當時就有某分析師評論,日友在中國的子公司北京潤泰(北京潤泰環保科技公司),垃圾少收了幾公噸,並且將此視為日友的利空,短視的投資者也可能會因此急忙出脫股票。
但是,若懂得用宏觀的角度去看,就會了解到,當時中國分公司貢獻給日友的獲利,比重本來就很低,少收了一點垃圾根本微不足道;而且這根本是偶發事件,不是常態。當時我在122元、112元、104.5元分別各加碼了1張,爾後股價足足漲了1年。
後來日友的股價也曾數次出現大波動,不過短期的股價下跌不是我賣股票的理由,我只在乎基本面。我持續關注日友未來的動向,也清楚這家公司未來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日友大跌時,就成為我逢低加碼的時刻。
敢在日友大跌時繼續買進,就是因為我能看懂它的產業,知道它未來可以賺多少錢。不用艱深的知識,只需要持續追蹤公司資訊就可以了。
剛開始存股的人,看到股價下跌會害怕是很正常的;當你害怕的時候,試著以「長期」為考量,不要理會雜音。存股是利用「時間」和「資金」創造「複利」,思維要以「數年」為單位,沒必要擔心下星期、下個月、下一季的事情。在多數的時間裡,最好「什麼事情也別做」。
再以統一超為例子,2005年~2019年每年的股價有高有低,甚至還有呈現負報酬的年度。短期投資者看到股價漲跌起伏不定,就會隨意出脫持股,還不一定有賺到錢。
而長期投資者則會著重於統一超的前景,會注意到統一超持續開設7-Eleven門市、持續有賺錢的分公司貢獻獲利(如博客來、星巴克等),財報上的獲利數字也顯示穩定成長,所以敢安心抱股。假設從2005年底持有統一超股票不賣,算進配股配息,累積報酬率高達785%,年化報酬率是15.6%。
很多人羨慕我能在50歲前就累積到市值超過4,800萬元的股票,這都是我學會使用長期思維來投資的結果。如果一直學不會「看長不看短」,那麼即使在10幾年前,跟我用同樣股價買進相同存股標的,恐怕只賺了10%就賣掉股票;或者是持有幾個星期,覺得自己套牢就決定賣掉,改買其他短期「好像」更會漲、更會飆的熱門股⋯⋯一直重複這樣的循環,到頭來還是沒辦法讓資產有效累積。
剛開始我的存股目標很簡單,只要讓我有能力養育小孩、繳完房貸、可以早點退休就好。所以,我雖然喜歡成長股,但我也一直持有部分成長性普通但穩健經營的股票,也因此我的整體報酬率很難有1年50%、100%的成績。我不貪心,只要整體報酬率能夠有平均每年12%就足夠了。
現在我已經完成剛開始存股時設定的目標,累積的資產和每年的被動收入都遠超過我的想像。過去是流浪教師的我都能做到了,薪水跟我差不多、甚至收入比我更高的上班族,也一定能夠做得到。(本書摘自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