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職涯一路走來,自己的工作發展歷程算是順遂,大學還沒畢業就在外商公司打工,畢業後入伍服兵役,還能抽空斜槓一下,保持自己頭腦清醒、狀態在線,第1份工作的聘用書比退伍令還早收到,脫下軍服第2天就正式入職外商,第1個公司前後待了超過5年,期間換了4個職位,其中有2位老外老闆,也搬去新加坡工作20個月,中港臺美日韓多次出差,對於初入職場的人而言,已算是十分難得且豐富的經驗積累。
接下來的2份工作也都在外商,工作的待遇以當時的敘薪環境而言,皆在水準以上,工作賺錢養家沒有太多壓力,也逐漸演變出不怎麼看荷包就花錢的壞習慣。2022年我有分享一篇「過往」愛駒貼文,這裡面每輛車一買一賣,光是折舊價差就不知道耗費了多少資金。除了愛車成癡以外,我也為幾個不同的興趣著迷過,音響、機械錶、高爾夫、攝影等等,這些所費不貲的嗜好,除了攝影外,其他現在都已經戒斷。即便是攝影,也只留下最常用的2套系統,至少在出遊時偶爾還派得上用場。
錢都已經花了,買東西除了當下的爽感,留下的只剩人生體驗。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很希望當時沒有花錢買這些身外之物,而是改買股票或基金,不管是服務過的公司(蘋果、微軟),還是美股或台股大盤的ETF都好,如果當時有這麼做,這幾十年間早已累積了許多股票資產及對應的被動收入。
你我都清楚,千金難買早知道
所以我苦口婆心地建議(勸)年輕人,不論收入高低,一定要強制分配一部分的薪水儲蓄或投資,愈早開始,未來的獲利(或是資產累積)愈可期。
今日的理財管道十分多元,足不出戶都可以開設各種投資專戶,基本的投資方式也應有盡有:台股個股或台股指數型ETF定期定額、單筆交易,台股以美股或日股為標的的指數型ETF,台股以美國政府債或公司債為標的的ETF,或是透過複委託購買美股的個股、指數型ETF、債券ETF ,以及定期定額購買上述各類的國外股票,也可以在 Firstrade、Charles Schwab開戶,以美元直接購買美股。20年~30年前這些投資工具大多不存在或不完善,市場資訊也不即時與透明。今天不需要使用電腦,光是手機的App就可以完成上述的任何交易,而且對於自己所有的資產狀態一目瞭然。
投資也不僅是買股票這一條道路,工作賺錢的一定比率,可以投資在:
1.充實或加強自己的能力:
是為了提升自己未來工作掙錢的實力,賺得愈多,可支配所得愈多,可以拿來靈活運用在以下列舉各種「投資」行為的餘裕也愈高。
2.儲蓄:
是為所有其他投資路徑做好事前準備,以錢賺錢的前提是要有「錢」,非常世俗且具有強烈銅臭味的結論,不過也是鐵錚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