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什麼是「非投資等級債」?為什麼它能有高收益?現在是布局好時機嗎?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

債市》保守看待非投等債的2大原因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有錢大戶開始嘗到甜頭,所以2023年又開始加碼步局這些非投資等級債,但老實說,這次的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利差並未上揚這麼快,就過去2次的數據來說,2008年的利差從最低2.44%衝到21.44%,2020年的利差則從3.38%一路拉到10.87%,相對於2022年這波從3.01%衝到5.99%,其實成長幅度並沒有很大,這也表示非投等債其實並未面臨真正的大逃殺,所以2023年對於有些大戶或高資產族開始步局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或ETF。個人還是保守看待這件事,原因有2個:

原因1:市場下殺並沒有到很嚴重

以殖利率角度來看,相對於過去崩盤,其實利差套利空間並沒有很大,而且2023年的殖利率利差還在震盪中,並沒有一個確立的趨勢出來,如果接下來殖利率開始往上走呢?這就表示市場情緒及投資氛圍仍在保守觀望,甚至是有些不樂觀,那要抄底的成功率就很有可能打折扣,更何況這些垃圾債都已經面臨營運存亡的風險。

原因2:美國經濟狀況及Fed仍曖昧

就目前盤勢及美國經濟來看,還是處於弱勢中,而且金融業也面臨極大的挑戰,包含營運逆風、投資部位虧損,甚至是矽谷銀行這種未爆彈或許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換句話來說,如果接下來有個什麼閃失,當股市又開始下殺,那麼這些「非投資等級債」可能還會持續下跌,買進的時間點就有點過早了,容易出現買高套牢的風險。

至於台灣金管會也宣布,考量國人愛買非投等債基金,但只知道要抄底卻不知道背後風險極高,因此過去的「非投資等級債基金」都要改名成「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這名字就差很多了,原本的名稱直覺是高收益感覺很好賺,卻容易讓人忽略風險;但接下來改成「非投資級債券」,其實你就知道這種債券之所以有高報酬,原因就出在營運風險拉高而下殺,才出現了高殖利率的現象,也避免大家誤會債券不僅穩定,原來還有高殖利率的可以選擇,誤導成高報酬低風險的產品。

另外一方面,金管會也規定,自2023年7月之後,禁止自選投資標的保單連結這種非投等債基金,避免大家的投資型保單增加更大的未知風險。另外壽險業如果要委託投信代操,這種非頭等債基金也不能買太多,占整體配置最高不超過10%。

換句話來說,以後這種大家要買到非投等債的難度會愈來愈高,而且門檻還會受限,要嘛你就自己去買BBB等級的公司債,要嘛你就額外開帳戶去購買非投等債ETF或基金。至於投信機構或資產管理公司發現大戶開始布局這些非投等債,其實就目前數據及經驗值來看,這些大戶看起來也只是想押寶行情而已,而且他們並不會像新手或韭菜一樣,動不動就跟你拚「All in」,賭輸了其實他們還有其他穩定獲利部位或不同資產配置,而且感覺是想趁著7月金管會規定上線之前,提早先切入非投資等級債市場步局完畢。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眾人瘋買公債之際,有錢大戶卻早已悄悄步局這個冷門商品?

延伸閱讀
無腦用ROE/ROA小心變笨!以台積電、緯創、台灣高鐵、開發金、和潤、鈊象為例
升息末端為何市場大量布局債券?再不買可能會後悔到捶心肝?
債市反彈下,獲利最強是這家金控?從國泰金、富邦金、開發金等5大金控投資部位找答案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