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次修正,他摸索出「股利翻倍存股法」...理科工程師從股市韭菜變成靠股市生財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歷經3次修正,他摸索出「股利翻倍存股法」...理科工程師從股市韭菜變成靠股市生財

存股1.0版,重視殖利率高的個股

1.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連續5年>10%。
2.公司連續5年以上每股盈餘(EPS)為正值。
3.股價<80元。
4.董監持股比例>10%。
5.毛利率近5年平均>20%。
6.現金殖利率近5年>5%。

ROE連續5年>10%
ROE主要是用來反映公司的經營績效與獲利能力。若ROE長期達一定的水準,代表公司的財務相對穩健,而此處的「長期」就依個人的喜好定義,有人覺得5年就夠,保守一點的投資人覺得要10年以上才夠。

前者的缺點是5年內可能市場都是走多頭行情,顯示不出公司在空頭時的表現是否依然穩健;而後者的條件相對嚴苛,雖然可找到相對穩定的公司,但也可能錯過一些未來具備潛力的公司。

我則是不想錯過過去5年~10年表現沒那麼好,但近5年體質漸漸轉好的公司,所以選擇ROE連續5年>10%。

公司連續5年以上EPS為正值
EPS長期為正值,代表公司有穩定的獲利能力,一般而言,穩定獲利的公司,才能穩定的發出股利,也才有機會填息,這種模式也是存股族最需要的,若配息有一年沒一年的,我認為就比較不適合當成長期持有的標的。

股價低於80元
對於股價的限制,主要是因為前期資金相對少、盤後零股的交易不是那麼方便,且對於高價股,存在「漲有限,跌無限」的誤解,所以對於價位高於80元的個股都先排除。

但自從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實施後,自己試著以零股的方式買進價位較高的個股,例如價位100元的股票,一次買進100股,就是1萬元,相較於一次買進1張,心理壓力與資金的負擔小很多。所以存股2.0版將這條標準移除了。

董監持股比例>10%
這個指標是用來判斷內部人或所謂的自家人,對於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是否具有信心。董監持股的比例愈高,代表信心愈強,籌碼也相對穩定。

但後來發現有許多獲利穩定的好公司,因為股本大,董監持股比例難以>10%,外資持股比例反而比較大,所以在存股2.0版時,刪除了此項。

毛利率近5年平均>20%
高毛利的公司可以視為具備持久性的競爭優勢,藉此創造高利潤。用毛利率判斷公司好壞的方式沒有問題,但由於產業特性的關係,若將毛利率作為篩選個股的指標,恐會遺漏某些產業中,毛利較低但獲利穩定的好公司。因此在選股2.0版時,也刪除了此項。

現金殖利率近5年>5%
一開始存股的觀念相對保守,只想買穩定配出高殖利率的公司,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許多高價股或是成長股,因為這項指標,始終無法進到我的選股清單,但他們過往的表現,都是向上成長的趨勢,殖利率雖不高,但可以穩定的填息,並且還會持續向上成長,對於資產的累積,也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後來的選股策略中就刪除了此項。

若是將ROE、毛利率或董監持股比例等指標都從嚴認定,或許可以找到台股表現頂級的公司。但我的投資方式是,找出數十家甚至數百家以上表現良好的公司進行分散投資,而不是追求找出萬中選一的公司進行重押。

存股2.0版,放寬標準,廣納好公司

1.ROE連續5年>10%。
2.公司連續10年以上EPS為正值。

看似只有簡易的2項指標,其實就有一定的篩選效果。此外,選股也並不是那麼死板,所有數字都可以依個人喜好調整,配合當下的均線來判斷高低位階,選出自己心中理想的投資標的。

ROE連續5年>10%
有些投資人喜歡替換為ROE平均5年>10%,前者是相對嚴苛的條件,優點是篩選出的公司相對穩定,而缺點是可能因此錯過近5年中,ROE雖不到10%但很接近此標準的好公司。就看個人的喜好。

公司連續10年以上EPS為正值
此項指標也可以搭配個股的投資占比使用,例如預計持有某檔個股占比10%或20%以上,就可以選擇連續10年以上EPS為正值;若是個股占比小於3%或5%,就可以採用連續5年以上EPS為正值。

當占比愈高,就需要挑出愈穩定的公司,而當占比較低時,則可以承受波動大一些或是上市不到10年的公司。

存股3.0版,加強分散風險,邊執行邊修正

加入國外ETF與債券,分散風險
我在存股3.0的策略,是使用原有2.0的方式,再加入追蹤台灣以外標的的ETF與債券。

隨著投入股市的資金愈來愈多,將投資部位拉到世界不同的國家並加入債券的配置,可將風險更分散,更能承受不可預期的黑天鵝。但不管是ETF或債券,也都是以長期持有為投資主軸。

要檢視自己的投資方式或選股邏輯有沒有出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進行1年、2年的時間,看結果是小賺、小賠還是大賠?基本上,符合上述的選股指標,在分散投資、分批進場及有條件逢低加碼的大原則下,在1年、2年的時間內,整體的投資報酬是很難大賠與大賺的。

投資沒有人天生就會,邊操作邊調整才會進步

如果在指數沒有崩盤的情況,自己的投資部位出現大賠,那應該就是有某個環節出問題了,看是買入的價位需要調整?還是原本認為可以穩定持有的股票,表現不如預期等,找出原因再隨之調整。投資這件事,沒有人天生就會,初期邊執行邊調整是必須的。

若1年、2年的時間,已經開始獲利,則可以試著將報酬率與大盤指數的漲跌進行比較,此處的用意並不是要打敗大盤,畢竟這是很難的事,這麼做只是為了要更了解自己的方式。

雖然有獲利,但可檢視是否落後大盤,如果落後太多再思考是否有可以再優化的地方,了解自己的不足,透過學習與經驗的累積,持續讓自己進步。

延伸閱讀
想找到股價上漲4倍的公司...超級富豪御用操盤人:前1%的有錢人都這樣選股
愈早開始存股,愈能有效放大資產!存股達人:每月多存一點點,未來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