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為專職投資者,1968年出生,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曾任微軟、埃森哲、惠普科技、英特爾產品經理及部門主管達25年。
深信並實踐成長股長期投資策略,投資於美國成長股,近25年(1996年至2020年)年化報酬率達25.37%(美國S&P 500指數同期則為7.51%)。
憑著科技產業專業知識及深厚研究功力,長期持股部位皆已享有數倍報酬,40歲時已靠美股累積足以退休的財富,52歲正式告別職場,每日仍花費龐大的時間沉浸於股票基本面及產業趨勢的研究。
著作:《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理科大叔買美股25年暴賺283倍》
部落格:林子揚的部落格
Meta Platforms(美股代碼:MVRS)所公布的2021年第4季財報,把所有人都嚇壞了!不過投資人也未免太反應過度了。
發生了什麼事?
2022年2月3日美股收盤後,Meta Platforms的股票一舉創下多項紀錄:
1.創下美股上市企業市值單日被抺除的記錄,1天內跌了2,000億美元。
2.Meta Platform股票市值下跌26.39%,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3.美股就因為它一檔股票,當日幾乎全面下跌;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74%,標普500指數下跌2.44%,道瓊下跌1.45%。
2021年第4季的財報結果
2022年2月2日美股收盤後,Meta Platforms公布了2021年第4季的財報:
1.營收:336億7,000萬美元,年增20%,符合預期。
2.每股盈餘:3.67美元,不符預期。
3.淨利:102億8,500萬美元,年減8%,不符預期。
4.臉書日活躍用戶數(DAU):19億3,000萬人,年增5%,不符預期。
5.臉書月活躍用戶數(MAU):29億1,000萬人,年增 4%,不符預期。
6.Meta全公司產跨平台(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或Messenger)日活躍用戶數28億2,000萬人,年增8%,不符預期。
7.Meta全公司產跨平台(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或Messenger)月活躍用戶數35億9,000萬人,年增9%,不符預期。
2022年第1季的財測:營收為270億美元~290億美元之間(年增3%~11%),低於預期。
為何會如此?Meta與華爾街的看法不一
Meta Platforms自己的說詞:
1.通膨和供應鏈挑戰,導致廣告商預算下滑;此外,監管變化帶來的廣告投放和測量阻力也將穩步增加。
2.Meta預計,蘋果(美股代碼:AAPL)去年推出的iOS隱私新制,將為公司業務帶來強大逆風,今年恐帶來100億美元的營收損失。
華爾街的看法:
1.淨利、展望、財測、活躍用戶人數均未達預期,營收成長雖符合預期,但實在太低了,只有20%,用戶成長陷入停滯。這些最基本且最關鍵的財務,以及營運指標,簡直就沒有一項能看的。
2.今年第1季營收展望也不如預估。
Meta管理圑隊難辭其咎
我的看法很直接——很明顯地,抖音已經由Meta Platforms吸引走數量龐大的用戶群。抖音去年年底有超過10億用戶,對Meta更致命的是,許多臉書和Instagram的網紅都把主要時間轉去經營抖音,這才是Meta的用戶由2位數百分比驟降為個位數百分比的主因。
而抖音主要用戶群的消費力,是所有族群中最高的青少年,這已經開始反映在臉書和Instagram的ARPU上,ARPU才是企業最關心的金雞母!
一樣受蘋果的影響,但色拉布(美股代碼:SNAP)和Pinterest(美股代碼:PINS)就適應得很好,兩者在財報發布後,股價分別大漲了58.82%和11.6%!
總之,Meta Platforms認為是蘋果害了它,但這是1年多前就知道的事啊,而且之前Meta Platforms也已經做過損害評估,早就知道會對公司未來的營運造成滅頂之災。但問題是,公司的管理圑隊為何提不出因應對策?我始終不解、想要問的是這個。
Meta和微軟的關係緊密,蘋果成共同敵人
Meta Platforms已經被美國媒體喻為「現代的邪惡帝國」,20年前這個稱號的擁有者是微軟(美股代碼:MSFT)。
很多投資人或許沒有注意到,這2家公司現在關係密切,主要是因為2家公司的創辦人是哈佛大學的前後期學長學弟,2人都中途輟學、創業;公司上市的前幾年,都集全世界的寵愛於一身,也都名列全球首富榜的前幾名;然後,公司開始陷入各種反壟斷的官司。
現實的世界中,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對他的學弟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算照顧有加。自從Meta Platforms幾年前開始捲入「劍橋分析事件」(編按:英國諮詢公司劍橋分析在未經臉書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不當獲取數百萬用戶的個資,並遭質疑其將研究數據用於政治操作,該公司已於2018年5月倒閉)後,掌握全球市值前5大企業的祖克伯或許真的太年輕,忙得焦頭爛額,找不到人求助,當時對他伸出援手的就是比爾.蓋茲——畢竟20年前,微軟也走過幾乎一樣的路。
比爾.蓋茲甚至還親自打電話,要求微軟的資深法務副總裁全力協助祖克伯,把微軟在反壟斷、媒體和華府的重量級關係友人都介紹給他。
因為打不過亞馬遜的Twitch,微軟在2020年時,公開放棄自己買來的電競直播平台Mixer,把自己經營的Mixer的用戶送給臉書,並發新聞稿要用戶轉移到臉書的遊戲直播。
此外,面對強勢的蘋果隱私政策、平台壟斷力以及App Store的收費政策,2家公司更是結成同盟,在各種場合互相聲援,對蘋果反對到底。因為微軟認為蘋果阻礙它的雲端遊戲Xbox Game Pass service,對微軟的遊戲在iOS上架刻意設置障礙;而Meta Platforms和蘋果這幾年的仇結得更深了,蘋果除了禁止IDFA(廣告識別碼),讓Meta Platforms搞成今天這副德性外,祖克伯不厭其煩地多次公開宣示,大家都忘了蘋果的iMessage才是臉書最可怕的直接競爭對手。
字母(美股代碼:GOOGL和GOOG)也抱怨過蘋果的iMessage居心不良,是搶走Android手機用戶、令其跳槽的主因之一。
投資人應該考慮嗎?
如果現在有1家企業,自上市以來就有盈餘,全球有36億人使用,今天的本益比只有17,但完全沒有任何負債,帳上淨現金是480億美元——在沒有任何偏見的情形下,把公司的名稱遮住,看到年營收成長有37%,投資人該考慮嗎?
註: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作者不對文章內容、資料之正確性、看法、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讀者請務必自行判斷;對於讀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本文資訊後,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作者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
本文獲「林子揚的部落格」授權轉載,原文:現代邪惡帝國Meta難挨的一天
延伸閱讀
魔獸世界、糖果傳奇老闆換人當?微軟買下動視暴雪,遊戲帝國地位恐難以撼動
還在等便宜價?你恐錯失長抱10倍股機會…超級成長股達人林子揚:「一般人很難以便宜價買進任何成長股」
作者簡介_林子揚
現為專職投資者,1968年出生,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曾任微軟、埃森哲、惠普科技、英特爾產品經理及部門主管達25年。
深信並實踐成長股長期投資策略,投資於美國成長股,近25年(1996年至2020年)年化報酬率達25.37%(美國S&P 500指數同期則為7.51%)。
憑著科技產業專業知識及深厚研究功力,長期持股部位皆已享有數倍報酬,40歲時已靠美股累積足以退休的財富,52歲正式告別職場,每日仍花費龐大的時間沉浸於股票基本面及產業趨勢的研究。
著作:《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理科大叔買美股25年暴賺283倍》
部落格:林子揚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