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辦400張信用卡,刷卡達人:「剪卡重複賺首刷禮」小心銀行拒絕往來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9年辦400張信用卡,刷卡達人:「剪卡重複賺首刷禮」小心銀行拒絕往來

9年辦400多張信用卡,首刷禮拿滿滿

2019年12月底,我向聯徵中心申請調閱自己的聯徵紀錄,證實自己從2011至2019年這9年間,一共申請了477張信用卡。這個數字真的很可怕,但是也讓我非常有成就感。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新戶領首刷禮A好康

我拿到人生的第1張信用卡──中信金卡後,開始對這個塑膠貨幣產生興趣,一頭栽進信用卡的世界。我得到第一張卡片後的心情已在前言簡單分享,那份興奮之情,就像是青少年掉入初戀的純純之愛。

之後,每次申請信用卡、收到銀行寄來的純白色信封,是我感到最快樂的時刻。我想,我是真的喜歡上這種「有信用卡相隨」的日子。

俗話說得好:「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我越來越期待銀行寄來的信件,不論是帳單或信用卡,都讓我難掩興奮,想跟世人分享。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於收到信用卡有一種莫名的歡欣,那我們就是同路人──喜愛這款塑膠貨幣的同道中人。

除了收到信用卡的喜悅之情外,對我來說辦卡的另一個誘因就是「新戶首刷禮」。1張信用卡的首刷禮大約有300至500元的價值,例如行李箱、吸塵器、鍋子等商品。如果你是新戶,請把握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獲得首刷禮。

精明如你,一定想到這個問題:「那我可不可以拿到首刷禮後,剪卡停半年至1年,再重新辦,不是又有首刷禮?」我不建議這麼做,畢竟信用卡講求的是「信用往來」,剪了又辦、辦了又剪,銀行查聯徵紀錄就知道你在搞什麼把戲,之後當你真的需要用卡、急著辦時,很可能會被拒絕往來。所以在「賺首刷禮」這部分,我覺得量力而為就好。

這麼多卡,年費要繳多少?怎麼管理?

過去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新聞記者、節目主持人聽到我持有400多張信用卡,第1個反應大都是震驚,接著就問400多張信用卡的年費,要怎麼處理?該不會一張張的繳吧?這是個好問題,但大家其實不必太擔心信用卡年費。

原因在於台灣的信用卡市場已過於飽和,以前是一家銀行出1張神卡,隔年才會有另一家銀行取而代之;現在競爭激烈,已經變成各家銀行每個月推1張神卡。

例如,2019年6月永豐銀行推出「大戶現金回饋卡」;下個月玉山銀行立馬推出「U Bear信用卡」應戰,把大戶現金卡的回饋比了下去。

據台灣金管會所言,只有發卡量前兩名的銀行,信用卡才有獲利,其他絕大多數都是虧錢經營。由於競爭極度激烈,各家銀行總希望卡片能在持卡人身上多留一點時間,只要這張卡片被留在持卡人的皮夾內,就有被使用的機會。所以當你致電客服要求剪卡時,銀行客服大都希望客戶留卡,此時減免年費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以上情形是針對普通型的信用卡,例如金卡、白金卡、御璽卡、鈦金卡等大眾化卡片;但有另一種卡片是必收年費,像哩程信用卡、銀行頂級卡。這種卡片多半權益優,或累積點數的比率優惠較好,因為銀行的發行成本高,故多半不願意免除年費。

我完全可以接受繳年費。只要某張卡有值得我使用的優惠,該繳的年費我就會繳(例如國泰世華長榮極致無限卡的年費為2萬元,但我靠這張卡賺到的哩程,兌換了單人亞洲區外站來回商務艙4段票,若用現金購買,價值為6萬5,439元)。畢竟使用者付費,銀行有年費收益,才能推出更優質的服務。

400多張信用卡帳單,我這樣管理

信用卡多的人,一定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該如何整理帳單?其實一點都不難:

善用Gmail的分類標籤功能:你可以利用Gmail的分類標籤功能,把同一家銀行寄給你的信,直接歸類於指定標籤之下,這麼做信箱就不會被各種廣告信淹沒。我的做法是每家銀行設立一個標籤,看到標籤旁的數字,就知道有來信。如此一來,信件寄到信箱時就自動分門別類(搭配建立篩選器功能),不必再手動整理。此為備份1。

在電腦中建立各銀行的收納帳單資料夾:我在收到銀行的信用卡電子帳單時,會馬上下載並開啟,一一確認帳單金額無誤後,再放進電腦中的資料夾,未來遇到信用卡帳款疑問,或想查詢過去的帳單時,可以直接從資料夾中查詢,非常方便。此為備份2。

在網路硬碟備份:我推薦大家使用Dropbox保存帳單,免費的版本就有1G至3G左右的容量,足夠讓你放好幾年的PDF檔。我會使用Dropbox的同步功能,只要在本機有任何更動,Dropbox亦會同步更新。此為備份3。

以上3組備份,就可以做到所謂的「狡兔三窟」,其中一組資料消失、毀損,你仍有機會從其他地方找回來。若不幸遇到電腦中毒、重灌,只要把雲端資料重新下載到本機即可,不會有找不回來的悲劇。

關於實用的省時間繳費技巧,我建議大家設定帳戶自動扣繳信用卡費。一般人可能會擔心盜刷的風險,其實有問題的款項,你在第一時間收到信用卡電子帳單時,只要一一察看就會發現。使用自動扣繳功能是省下去超商、銀行繳錢的珍貴時間,但「每個月檢查帳單」這件事,還是一定要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