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退休金,該從存股著手嗎?實例看:錢放定存戶、買「金融股」報酬差10倍!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ardine/
Blog部落格:https://stocksardine.com/

著作:《明牌藏在財報裡》、《不看盤投資術》、《ETF大贏家》

準備退休金,該從存股著手嗎?實例看:錢放定存戶、買「金融股」報酬差10倍!

在前篇的內容中提到退休金的三層架構中的政府年金與商業年金這兩個部分,第三層則是個人控制度與潛在報酬最高的一層:個人準備。常有人會問,商業年金與個人準備是不是只要有一個就行了?答案是:沒錯,可以只要有一個就行。政府年金屬於強制準備,其餘都屬於個人準備。商業年金屬半強制性的個人準備性質,第三層的個人準備則屬高度彈性。

你要先知道一件事情通常彈性度越高越考驗一個人的執行力強弱。政府年金為什麼每個人都保證可以領到(如果沒破產的前提下),這是因為強迫繳交的關係。而商業年金有契約的精神存在,一般人簽約後擔心提前解約有金額損失的問題,大多會努力完成整個契約。但個人準備就不是這樣子囉,完全都是看個人想要定存、想買房子出租、買債券配息、買基金賺資本利得、買股票拉高報酬率通通都可以。只要任何能當成退休準備的東西都能納入考量中。也因為這樣的性質常造成一般人無所適從。

我們先來看看三層工具的比較:

上圖可以看出:越是底層的保障,風險越低,但相對可以獲得的報酬也越差。而關注投資工具的朋友都瞭解一件事情,風險與報酬是相對關係,想要拉高準備、加速完成目標,就必須承擔足夠的風險。

以年齡層來看,35歲~50歲之間的朋友會比較建議使用風險較高的工具,例如股票。因這個年齡層屬於收入增長的黃金期,職場的彈性較高,也可承擔風險。50歲之後的朋友已經離退休越來越近,風險承受度降低,應往中低風險的工具移動,甚至可以考慮月配息的債券基金組合,建立每月都有被動收入的機制。

存股、定存股 差在那邊?

以加速完成準備的角度來看,買股票是絕佳的路徑。理由也簡單,買進股票等於持有公司分配權利的一部份,是個人賺錢速度快還是一間公司獲利的速度快呢?顯然是後者,更何況公司獲利的狀況越佳、股東能分配的利益越高,也會帶動股價的成長,可謂一魚兩吃。

而我們比較常見的問題在於存股與定存股差了一個字,那實際上的差異是什麼?我們簡單來講,所有買股票的行為都是存股,但是存股不等於買定存股。

存股:累積持有股權的比例
定存股:以銀行定存領息為概念,買進具有高殖利率特徵的個股

當我們在存股的過程中所買進的標的物不盡然具有高現金殖利率的特徵,看中的是資本利得的可能性。這要回到討論退休金準備要的是資產規模增長、還是持續的現金流量?既然談到退休金準備與所得覆蓋率,鎖定的自然是以持續的現金流量為主。以退休金為目標的話,要的是「具備高現金殖利率的定存股」。

用一點風險換大報酬

但是股票投資不是有風險嗎?會不會利息沒賺到反而虧了本金?那存定存比較保險吧!這是很常見的想法,而存定存的銀行股通常也是高殖利率的代表個股之一。所以我們來簡單的比較一下將資金放在銀行定存跟買進銀行股(以第一金為例)其間的差異到底有多少?

從表中可以看出,若我們將資金放在第一金的定存帳戶內、與買進第一金的股票領配息,則持有10年的期末報酬率差了將近10倍之多。而事實上在銀行類股中也有差異到40倍以上的案例存在。

想想看,一樣是10年的持有時間:一個是無風險的10.46%報酬率跟承擔風險的140.99%,哪個對於加速退休金準備有幫助呢?當然是後者囉。所以各位朋友們,不要太過於擔心投資風險,在利用定存股累積退休金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書籍與社群團體很熱心的教導該怎麼有效降低風險,達成累積目的。方法人人都知道,只差在有沒有執行力一步一腳印的完成,不要只是想而是要行動!越早開始思考與準備第三層退休準備就能越快達成目標喔!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