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規模小的基金,其實比較會賺?華爾街的公開秘密:績效永遠與資產規模對立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我在GT 資本的時候,我告訴上司,說自己不想犯這種錯誤。我警告他們,如果他們繼續不斷引進新的投資人,我的基金績效會下跌。但是,他們沒有把話聽進去。我發現他們在丹佛聘請一家非法電話推銷的傳奇證券商,來行銷我的基金時,就知道我的處境毫無希望可言。

那個公司的名字,是布蘭德羅賓森(Blinder, Robinson),不過,每個人都稱它們為「布蘭和羅伯們」(Blind'emand Rob'em,註➒)。它們就像第一澤西證券(First Jersey Securities)老派水餃股促銷人員的西部版本,或者說,像是到現在還很有名的華爾街之狼,創辦的史崔頓奧克蒙證券公司(Stratton Oakmont),它們的賺錢方法都一樣,就是兜售可疑的股票給容易受騙的投資人。我一知道GT 高層已經與這樣墮落的公司簽約,就馬上開始找另一個工作。對我來說,這清楚表達出GT 就像其他華爾街的公司,只對盡可能吸收更多資產感興趣,即使這可能會傷害到它們的顧客。

這一章一直在討論的內容,對同業大多數的人來說,並非毫不陌生。情況遠遠不止如此,這是金融界公開的祕密。在內心深處,每個人都知道,大部分的投資結果,失敗比成功還多,就像企業經營一樣。在內心深處,每個人都知道,華爾街券商定期會推銷糟糕的投資標的,來使自己的獲利達到最大。而且,在內心深處,每個人都知道,資產過度增加會使績效變差。

用一句話來說,這些是我這個產業的絕望真相。我們都知道,但大部分都拚命試著假裝不知道。不過,這不意味著它們不是真實存在,或是它們不會帶來真實的後果。這不僅僅是對投資界裡的散戶或投資人有影響,這些絕望的真相,對整個社會都不好。

思考一下,這麼多的資產會損害績效。難怪金融界沒有人會想要承認這點。這樣做,不只會讓他們付出代價,也會迫使他們去承認更大、更讓人絕望的真相:不像私部門裡最好的公司,華爾街常創造不能擴大規模的產品。我來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微軟的Windows 作業系統,或是亞馬遜的線上書籍銷售平台,是個可擴充規模的發明。它們接觸的顧客愈多,帶來的獲利就愈多,而它們讓顧客使用產品的時候,並不會犧牲產品的任何品質。

相反地,華爾街公司的產品吸收愈多顧客的錢,績效表現就會愈糟。想像一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智慧型手機上。隨著購買手機的人愈來愈多,服務品質就跟著下降。你認為生產手機的公司會存活多久?然而,隨著時間一年又一年過去,大型金融公司繼續獲得鉅額利潤;當然,並不是為顧客獲利,而是為了它們自己。

資產規模矛盾,並不是區分華爾街與其他私部門公司的唯一因素。就像先鋒的約翰.伯格在金融業證實的,即使一家公司已被明確證明大部分的產品表現,都比指數基金這種更便宜的替代產品差很多,但還是可以繼續存在、繼續經營,你可以想像嗎?我無法想像。還有,最有聲望的公司,不止一次被戳破欺騙顧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呢?在正常的企業界裡,這樣的公司能不能繼續經營,而且每年賺的錢還愈來愈多呢?當然不能。這樣的公司,應該要倒閉很久了。然而,欺騙顧客,推銷劣質、甚至是詐欺的產品給顧客,確實是華爾街保持獲利的方法。

《失敗學:那些殭屍企業教我的事》購書連結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