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一:帳先記大分類、採預算制來控管支出
平時記帳要確認目標,因為生活中不會有人來「查帳」,反而是在自己發現儲蓄率降低時,能夠發現原因何在,或是想提升自己的儲蓄率等等。否則平時記帳只需要記大分類即可,例如記下「早餐、午餐、晚餐」或是更大範圍的「吃喝」,而不用詳細到「早餐(火腿蛋餅+紅茶)」,只因為目的是要做分類。
而大分類採預算制來控管支出,例如我的早餐每日(周或月看個人)預算50元,午餐是100元,晚餐是100元的預算控管法,自然能得到我們所設定的效果,再依目標來調整生活方式即可。
原則二:投資要有自己的風險承受策略,盈虧都怡然自得
投資oo有賺有賠,投資前請詳閱公開聲明書,不管花什麼錢都一定有盈虧,就像花大錢去吃一間新的餐廳,「好吃就是賺,不好吃就是賠」,那不知道好不好吃,為什麼會願意嘗試呢?因為一句「大不了下次不要去」,所以就吃了這家餐廳。「大不了下次不要去」這就是投資策略,而這個策略適用於我們每一次嘗試新餐廳時就建立好的心態。
金融商品的投資也一樣,需要找到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策略,比方有人說美國股票沒漲跌幅,所以要做美國股票,問題是美股開盤、台灣深夜,有適合我的生活方式嗎?搞不好打個嗑睡就不小心下單賺到一大筆??
所以擬訂策略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安心,而不是一味追求報酬。
原則三:找到自己適合的財務顧問或管家
稅務這件事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公司行號可以找會計法律事務所,那我們個人呢?
正因為個人財務規劃的觀念台灣尚待萌芽,所以才會出現了某運輸業總裁想讓王國世襲給小王子的事件失敗,這是一件台灣稅務史上最值得討論的一個案件了。
其實沒特殊事件的話,稅務規劃是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情,而我們想要讓資產完整地傳承給下一代,做好稅務的規劃是一定要尋求稅務的意見的。
瑪的結論
理財的目的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如果理財是痛苦的,那就盡情消費吧,表示我們需要調整理財的模式或尋求專家的協助,正因為台灣的金融從業人員大多都是以銷售商品來與我們互動,導致無法完全中立看待我們的財務狀況。
想要問題得到解決,而又希望有人與我們站在相同立場來看事情,那就開始尋找與自己志同道合的理財同志,或是值得信任的財務顧問吧!
註一:銀行的存戶也是一種金融商品,我們買到利息,而他賺到更多利差&時間價值
本文獲「瑪斯理財兩三事」授權轉載,原文:朝有三藩、理財也有三煩,別讓「三煩之亂」偷走你的薪水!
作者簡介_瑪斯

現職為獨立財務顧問,對財務安全規劃深感狂熱的熱血牡羊男。深刻體認金融產業商品行銷的利益衝突,致力讓人們透過「需求量化的科學分析」,讓財務安全規劃能夠實現輕鬆、自在、寫意,安心、夢想、富裕的6大理想。
希望讓每個人財務安全規劃的幼苗能像大樹一樣強壯,長出夢想的財務果實,每個夢想的財務果實,對每個人而言意義不盡相同。最上面的牡羊符號代表瑪斯協助每個人澆灌財務的水份及肥料,苛護每個人財務的樹苗得以成長,這就是SAVE A LIFE的價值。
個人網站:http://www.mars234.com
粉絲專頁:瑪斯理財兩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