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對照台灣通常還要半年到一年才會升息,所以最快台灣要2018年才有機會看到升息。
過去十年市場習慣利息很低的日子,但未來的十年要開始習慣利息逐漸變高,對不投資的人來說利息變高是好事,因為銀行每年會給定存戶更多錢,但對於在投資定存股的廣大民眾來說則有不一樣的狀況。
過去八年來定存股因為市場低息導致股票債券化,也就是這些股票因為固定收益、風險低、而受大眾青睞,例如電信股是這樣的情況,以目前美國三十年期國債殖利率3%來算,恰巧是台灣目前房貸的償還期間,也就是長天期利率至少要3%,且美國國債的風險係數比台灣發行的債更低,風險係數是指違約的機率。
在鴻海上班的人借款的利率低,而在小公司上班的人借款利率高,銀行推斷鴻海倒閉機率比小公司小,發薪水的穩定度較高,也就是台灣倒閉的可能性比美國大所以風險係數低,台灣的房貸在兩年後會看到3.5%以上,手中有房子的要注意利率走高承受的資金壓力,當利率上漲,資產價格下跌的機會就會增高,2000年以前的建商倒閉潮,就是因利率過高所致。
過去八年高漲的定存股,也將會開始隨著市場利率走升開始下跌,這主要的原理在於:假設一支股票每年的殖利率是5%,例如一檔股價100元,每年發放5元的股利,當美國升息1%,這支股票的按照模型要求報酬率就會變成6%,當然這不是台灣一般投資者的想法,他們的想法是5%還是比2%多啊!
但外資的財務模型是,在明年配股沒有增加的狀況下,假設還是5元,股價就必須跌到83元才合理,原因在於放在銀行的無風險利率上升了。
這算法是5/100 = 5%,要求投報率變成6%,發出的股利仍然是5元,也就是分子固定:
5/x = 6%,x就要是83元。
所以當銀行利息越高,定存股只要EPS沒有成長股價就會下跌,這是類似債券的概念,而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債券的基本原理,再接著看2017存款策略(二)。
本文獲「冷血投資」授權轉載,原文:2017年存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