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還沒變有錢人?因為你還不夠「愛錢」!學好投資理財「3要、3不要」

1982年生,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曾擔任金融研究員。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425萬元資產,實現了人生第一階段的財務自由目標。

著作:《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mily0806/?fref=ts

而過程中到底有什麼可以「快樂」的地方呢?以我的例子來說,學習價值投資、研究股票,就像在看偵探片福爾摩斯一樣享受,搜集各種資料,看透隱藏在事情背後的真相、抽絲剝繭,買到價值被低估的好股票,非常過癮,很有成就感!

3、要找到同好

雖然很多人說投資的路上是孤獨的,但如果能找到投資路上的導師、同好一起研究,比起自己一個人摸索,成功的速度會快一些,也可以彼此勉勵,互相打氣!

4、不要過度的存錢

我聽說過有人為了要早日達到財務自由,日復一日省吃儉用,甚至到達苛刻自己的程度,他們的決心和毅力雖令人佩服,但也必須說這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過度的節儉,反而容易讓某些人因為痛苦而弄壞了投資理財的胃口。

要適度的犒賞自己,存下來的錢中,可以規劃一部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旅遊喔!

5、不要用負面的動機或方法執行

有的人是用「恐懼」和「鞭策」當驅動力來做投資理財的,這樣就算最後成功了,過程也非常痛苦,更有可能像我小時候被逼吃飯一樣變成一種心理陰影。

若把投資理財當成不得不做的「工作」,沒多久就會很有壓力,根本提不起勁去做,自然很難大進步。

6、不要互相比較

基本上我覺得投資理財是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或快或慢、或多或少都可以,慢慢成長、適合自己就好,正面的鼓勵自己,不用和大盤比較,更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結論

其實我覺得沒有辦法做好投資理財的人,有一半都是因為剛開始的正面動機不足、過程不快樂,只是急著想賺錢…這樣成功率是不高的!

這雖然是一個非常基本的道理,但有很多人多年來沒有想通,導致在過程中半途而廢,無法達到成功的彼岸。其實不只投資理財,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嗎?套用一下上面的方法,一段時間後會慢慢有所改善喔!(我以前當補習班老師時親身實驗過的)

當然,學好投資理財,喜歡它、享受它是第一步,再來我們也得找到正確的方法,有機會Emily會繼續寫「如何學好投資—執行步驟篇」,敬請期待喔!

本文獲艾蜜莉授權轉載,原文:一個厭食傾向的小女孩為何能食慾大開??想通了...你就知道如何學好理財!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