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49971581
圖片放大
過年對於許多人來說,最困窘的情況常常是不太熟的長輩的關心,因為不太熟,所以其實不知道可以聊什麼,但是卻又以為「親戚」已經是親密到百無禁忌的程度,所以常常問出一些其實相當隱私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情況,有兩個方式去處理。如果對方不知道可以聊什麼,更好的情況不是被動等對方問,而是主動開啟話題。當然,你也可能會遇到因為實在不熟悉對方,而根本不知道該聊什麼的情況,但其實對長輩來說,兩個話題永遠是很好的起頭:
一個是健康,一個是旅遊。
關心對方的健康,尤其是如果對方看起來身體情況很不錯,可以問問對方怎麼保養自己的,就說自己想打聽一些祕訣來孝順父母,一方面讓長輩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留下好印象。而如果對方身體微恙,也不要刻意打探,只需要簡單關懷,請對方多保重,才有體力陪孫子,讓對方感受到溫暖,也提醒長輩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繼續參與子孫的人生。
而已經退休的長輩,可能有不少機會出遊,那可能是他們生活中最精彩的一段時光,不妨從一句「你最近有去哪裡玩嗎?」打開長輩的話閘子,讓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過程中一來可以逐漸熟悉彼此,二來你也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自己以舒服的方式講出可能被問的問題。
例如,長輩可能剛好去了一趟韓國,而你剛好從事韓國服飾的網拍創業,就可以順便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網拍對長輩來說不見得好理解,但是對他們來說「去韓國批發衣服回來台灣做生意」就是聽得懂的說法。
換個方式表達其實是很重要的,畢竟現在許多工作過去並不存在,對於長輩來說,如果沒有常常更新資訊,的確比較難理解,但用長輩聽得懂的方式說:
像是SOHO工作,可以改說是「自己當老闆」;
像是網路行銷,可以說是「用電腦打廣告」;
如果是在維修電腦,可以說是「電腦的醫生」。
其實對長輩來說,可以理解你的工作比精準的職稱更為重要,而你可以試著想幾個「長輩聽得懂的說法」,而最好的版本永遠是能夠呈現你「專業價值」的那一個。
善意的長輩其實也只是想關心晚輩,知道晚輩在做些什麼而已。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長輩並不是那麼友善,只是想四處比較來突顯自己兒女的成就。
對於這種長輩,同樣也要換句話說,但是就不是為了讓他聽得懂,而是讓他覺得你的專業高深莫測。例如你是個四處接案的SOHO族,你可以說自己現在正在幫某某大企業解決他們員工都處理不了的難題;例如你專攻網路廣告的投放,你可以說自己透過大數據的分析來讓老闆的每一分廣告費都花得很值得。你講得讓長輩越聽不懂、越玄,長輩就越難比較。
當然,職業上的比較可以採用模糊戰術,但是收入的比較就難了,況且這也是個人隱私,也沒道理透露給其實真的不熟的人知道。最好的擋箭牌其實就是公司採取密薪制,不能公開,給長輩一個軟釘子。而如果長輩不識相,執意打破砂鍋問到底,那就反過來問,現在薪水真的很低,所以想離職創業,不知道長輩願意借多少?聽到你要借錢,長輩還能不逃嗎?
所以遇到長輩,就是要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長輩出發點良善,晚輩多跟長輩培養感情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長輩只是想打探隱私然後進行無聊的比較,那不妨趁機練練自己的反擊話術。畢竟,長輩不只有在過年的家族聚會才會遇到,有時候在職場上一樣也會有這樣的白目長輩。
如果自己不希望長輩怎樣對待自己,那麼也要記得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長輩。所以你不想被不熟的親戚問收入和職業,你也不要去問不熟的小孩子成績和感情。柯文哲說過,垃圾不分藍綠。其實,分不清楚親疏的白目也不分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