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打造長輩第2 個家」是愚人之友的初衷,這裡的照服員有十多年經驗,長者對他們的依賴和情感甚至已經超越真正的親人
圖片放大
「阿嬤、阿公,熬早(早安)!」南投縣埔里鎮「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簡稱:愚人之友)門口,執行長李希昌正迎接每天早上來「上課」的近七十位長輩。這裡,是被副總統陳建仁形容為「長照的典範」的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基地。
長輩們魚貫走進他們的教室,教室像幼稚園一樣分大、中、小三班。「小班」是「愚人之友」的「活力站」,也是台灣最早的老人日托中心,裡面約二十多位輕度失能長輩,正在做健身操。
長照2.0在2016年11月1日上路,強調「在地老化」、「社區照顧」,而愚人之友是衛福部通過的第一批長照A級旗艦店。
為什麼台灣長照典範竟會在南投偏鄉?
一場地震,讓長者陷災後憂鬱
日本志工傳授,埔基創第一個長照基地
愚人之友成為長照典範,其實是來自一場災難。1999年921大地震,南投縣是重災區,當時的埔里基督教醫院不只是地震受災戶,也同時肩負災區的醫療照護工作,投入龐大人力、物力。「現在回頭看,如果沒有那場地震,很多長照的服務是長不出來的,」李希昌說。當時的災難,化為如今的祝福。
地震三個月後,埔基醫院發現一件事:當地老人爆發自殺潮。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當地年輕一輩忙著重建家園,出外工作打拚,老人家獨自在家,開始出現災後症候群。老人家雖劫後餘生,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一生努力化為泡影,消沉憂鬱、情緒無處紓解,甚至走上絕路。
當時,一群自掏腰包從日本前來埔里協助的醫護人員,他們帶來阪神大地震的重建經驗,建議將社區老人集中照顧,提供身心機能活動,不要讓老人獨居在家。那群熱心的日本醫護人員將阪神災後如何照顧在地老人的方法,傳授給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