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我現在居住的社區,好多住戶都是近親關係,舉例來說,B戶是A戶的女兒女婿,D戶是C戶的兒子兒媳。這些長輩多是在前一波房市不景氣時,趁低價買進出租,等到子女成家,再由子女接手還房貸。
因此未來想要與子女比鄰而居的話,如果目前居住社區的地段與鄰居素質都算理想的話,當房市低迷時,可以考慮用投資的角度,開始物色好物件。
模式3、在鄰居中找媳婿
跟子女比鄰而居,一定要幫他們打點房子嗎?當然不是,我有一位老同事的婆婆更妙,老人家很早就幫小兒子物色對象,她找的對象不是在同一個社區、就是在社區附近,後來果然讓她心想事成,讓小兒子中意的媳婦,就在一條街外。
娘家、婆家都在附近,我笑說這個小兒子逃不出老媽的手掌心,但是換個角度看,兩代、三代住得近,確實可以相互照應,彼此都有安全感。
模式4、兩代合力換大屋
在住家附近幫子女找對象,也要小倆口情投意合才行,相信很少人會有這位婆婆的毅力,那麼,第四種模式也可以參考。現在房子多是三房二廳,想要塞下兩代、兩個家庭,甚至是三代、兩個家庭,委實太難。
如果子女已經有收入,工作地點不是在外地或外國,也有共住意願,可以考慮賣掉舊屋換大屋,有舊屋屋款當後盾,新屋房貸就能壓低,子女比較扛得起。
模式5、逐子女而居
我還有另一位同事,一向以租代買,游牧人家是逐水草而居,他們夫妻倆是逐獨生女而居,寶貝女兒念哪裡,夫妻倆就租在哪裡,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如此。顯然未來女兒嫁到天涯海角,他們應該也是跟到天涯海角。
上述模式不一而足,只是舉例提供思考,還要看財力、景氣位置、社區條件、下一代婚嫁緣分而定。但若是想要與子女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話,還有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兩代能否和睦相處。
前幾天我瀏覽到一則外電,標題是:「不想再和老婆住,阿公搶銀行求坐牢」,這則新聞的大意是,美國有一位70歲的阿公跑去搶銀行,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寧可吃牢飯,「也不想再和老太婆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