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對債券的印象多止於是個保守的投資工具,股票漲債券跌,是避險的工具。這印象是來自於政府公債。但大家目前喜歡買的債券基金卻很少是政府公債,而是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這兩種債券的投資方式跟公債是不一樣的。若可以抓住債券轉換的時機,光投資債券基金也可以獲得不輸股票的報酬率。
成熟國家政府債券基金是被公認最安全保守的工具,也因為如此,很少投資人會配置這樣的產品,因為大多數人缺乏資產配置的概念。實際上,若能抓住利率從高點反轉的時機點買進長債,會有很不錯的報酬。在資產配置中,要發揮分散風險的功用就是要買兩個相關係數很低甚至反向的產品才有用,但客戶偏偏希望買的產品是都要一起漲的。這是人性,在行為財務也討論過這問題,這是為何資產配置很難推行的主因之一。
公債投資漲跌的過程,是跟景氣循環息息相關的,景氣若從谷底翻揚,股市大漲,也帶動了通膨,這通常都是之前的寬鬆貨幣政策所造成的,也就是錢太多,這時候央行就會把過剩的資金收回,調高利率,避免造成惡性通膨。這時候債券就已經步入了空頭,利率上漲、債券會下跌的,成熟國家的公債比較少有評等的調整,因此它的漲跌幾乎都只看利率。若能預期利率的走勢,就可以在公債操作賺到錢。隨著景氣越來越熱,資金快一面倒的往高風險的資產走,對於保守的高評等債券更加不利,直到景氣過熱,通膨危機出現,央行開始加速升息,這時候股市通常也到了高檔,景氣也因為過於緊縮的貨幣,開始準備反轉,這時候就是股市獲利了結,轉進債券的最佳時機。等股市跌一段之後,大家才會驚覺景氣已經變差,這時候央行就會開始調降利息,債券的多頭主升段走勢就此正式展開。
相較於公債的漲跌是受利率的影響,低評等的高收益債受利率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主要是受到評等變化的影響,比較進階的觀念存續期間另外做討論,先談要如何投資高收益債。既然是受信評變化而受影響,而信評變化多來自景氣的影響,也就是說,景氣由差轉好,企業經營狀況好轉,當然財務狀況就會轉佳,就算利率提高,公司也因利潤率提高想擴產,也願意去借錢,賺取更多的利潤,信評便會被提升,高收益債也會因此而上漲。但總有一天,企業會擴張過度,在景氣最熱的時候,仍然持續在高利率的狀態繼續搶錢,槓桿放了太大,等景氣一反轉,會發現未來的收入將不夠利息的支出,漸漸的財務狀況就開始產生危機,信評開始被調降,若萬一景氣步入蕭條,剛好又遇到本金到期,就產生違約的危機,此時高收益債會變成燙手山芋,就像2008年時,高收益債跌了四成多,當然這許多都是流動性危機所造成的,也就是跌過頭,造成隔年的大反彈。也就是說,高收益債的投資時機是跟股市比較像的,跟公債是相反的,所以若能在景氣轉好時賣掉公債買進高收益債,變差時買進公債賣掉高收益債,這樣的操作風險既不高,報酬率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