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理財習慣有點奇怪,在某些方面超級保守,某些方面又相當大膽,為了怕風險於是買穩定配息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買儲蓄保險,但對於每月配息1%的黃金、外匯等投資卻趨之若鶩,渾然不知那背後可能是一種金融詐騙。連最近發生的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這種匯率避險工具,都有人用來投資,因而在人民幣貶值時產生巨額虧損。
2008年雷曼債券風波未爆發前,一個中小企業主拿著他買的雷曼債券產品合約,要我提供建議。我看完產品說明後跟他說,你賺得很有限,但本金卻有可能全賠光,建議他及早出脫,但看他在風險告知書等該簽名的地方都簽了,要提早贖回拿到全部本金也不容易。也許你會說誰叫他們要買這些商品,但你可能忽略掉:消費者面對的是一個明顯資訊不對稱的環境,當面臨這些金融商品的行銷時,根本沒足夠資訊,也沒有專業知識去判斷這些商品的風險何在,只是基於對這些老招牌的金融機構的信任,不疑有他就做了投資。
如果這時可以先尋求一些客觀中立意見,了解商品內容、風險屬性等,也許就可以減少這樣的錯誤發生,獨立財務顧問就是擔任提供諮詢的角色,不過有部分人仕對財務規劃有些迷思:
迷思1:財務顧問可以幫我做好所有規劃,我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財務顧問在財務上協助你了解財務現況(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等)、解決問題(債務問題、收支不平衡、投資資產無法累積等)、計畫未來(完成人生夢想、訂定財務目標及協助完成)。財務顧問協助客戶做財務規劃的流程是:財務諮詢面談(了解財務現況、財務目標等)、提供建議方案、協助執行及監督調整等步驟。
當財務顧問提供建議方案後,如果沒有付諸執行,對個人與家庭財務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建議方案因人而異:有人不知道錢花在哪裡、存不下錢,那顧問會建議他們先用記帳了解自己的支出,再來要調整自己的支出,把一部分收入固定用來投資,以完成財務目標。或有些人意識到:以他們現有的投資方式是沒辦法完成以後的退休目標,因此他們需要增加投資金額、改變投資策略、調整投資標的等。
凡此種種顯示:要做好財務規劃其實自己才是主角,財務顧問只是教練的角色、提供諮詢與建議,但即使知道方法了,如果你無法做相對應的措施:調整消費習慣、先儲蓄再消費、改變投資心態等,你的財務狀況是不可能有所改變。因此即使有了財務顧問的協助,你還是需要有紀律去執行這些步驟,才能讓你的財務目標逐步實現。
迷思2:我沒什麼錢,不需要做財務規劃
有部分人聽到財務規劃的反應就是:我錢這麼少,不需要特別做規劃,應該是高資產族群比較需要!財務規劃是針對希望有系統規劃個人家庭財務的人所提供的諮詢服務,財務顧問幫他們整理其財務現況、設定財務目標及訂定完成這些目標的計畫、並協助執行。財務顧問並不會以客戶的淨資產多少來篩選客戶,畢竟財務規劃跟所謂的財富管理不同。
銀行業的財富管理,一般有在該銀行須有300萬、1000萬不等存款、投資資產等門檻。與之不同的是,財務顧問是協助客戶完成一生夢想、達成財務目標,有可能從客戶年輕出社會,陪他們歷經結婚成家,直到退休。客戶的淨資產多寡不是篩選條件,主要看客戶是否有意識到:自己是否有意願藉財務規劃來提升生活滿意度、更有效率運用他們的財務資源來完成財務目標。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面對的問題可能是:不知道錢花到哪、存不下錢;事業有成的企業主,面臨的可能是子女繼承、財富傳承的問題。一個專業的財務顧問可以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協助解決不同的問題。你可能想說自己薪水也沒多少,不用做財務規劃,但就是因為財務資源有限,更需要好好計畫理財,理清楚自己的收入支出流向,也開始為人生做計劃。即使每月省下兩、三千元做投資,你都能在一段時間累積一筆錢出來,讓你達成財務目標。
迷思3:我自己管理就好,不需要特別規劃
有些人覺得自己做家庭財務管理就好,或認為他們的財務狀況很單純,例如新婚夫妻收入穩定,也沒有太多投資資產需要管理,但他們可能忽略:個人與家庭財務牽涉層面廣,有可能無法全面考量到,例如家中新出生的嬰兒,父母趕緊為其投保醫療、癌症等保險,甚至要用保險儲存子女教育基金,卻忽略大人本身的保障不足,萬一父母有疾病、意外等風險發生,根本無法提供家庭應有的保障額度。
又譬如很多人買高收益債基金,因為它會固定配息,而商品名稱也讓人以為它是低風險投資。 事實上,高收益債基金投資的標的是以俗稱垃圾債券的公司債為主,它的波動程度其實跟股票型基金差不多,你絕對不能把它跟投資於投資級債券的債券基金混為一談,所以個人與家庭財務不管在投資、保險規劃等層面,都需要全盤去規劃。
迷思4:財務顧問只會幫人家做投資管理
投資不等於理財,理財是希望達成財務目標:如15年存300萬當子女出國留學費用,因為有這樣的目標,所以會去運用適當的金融工具來完成,除了工具的選擇,也會注意其風險屬性、投資期間長短等因素。由於如此的投資通常是5年、10年以上,期間風險的考量會是重要因素,因此會利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因應投資人個別需求和投資目標,把資金分配在不同項目的資產類別上,以降低整體資產波動、提高總體資產報酬率。希望投資整體以比較穩健的方式進行,最終可以在設定的時間點累積到足夠的財務資源,讓自己可以完成財務目標。
以資產配置的方式安排投資標的,可以降低投資資產大起大落的風險,長期穩健的投資,追求的不只是報酬,也要兼顧到投資資產的穩定性。而投資最好能跟自己的財務目標做連結,投資應該是整體財務規劃的一部分。
財務顧問可以協助投資管理,還可以協助做預算編列、風險規劃、稅務規劃、退休規劃等,在整體財務規劃中如果可以讓投資跟財務目標做連結,做有目的的投資,運用適當投資策略來完成這些財務目標,自然能避免情緒化的投資,不致常買高賣低、看不到令人滿意的績效。
財務顧問需要的專業涵蓋面相當廣,包括投資、稅務、保險、財務等。現在國際上大家普遍認可的證照是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在台灣的認證是由台灣理財認證協會(FPAT)負責,你可以在其網站上找到取得證照、且持續有進行認證的CFP持證人資料,如果有任何問題也可來信:jose.b123@gmail.com由筆者為您答覆。
作者簡介_廖義榮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