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的美股,跌得腥風血雨...不怕!一張圖證明,美國經濟最壞的時候已過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
經濟景氣美國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16590085
圖片放大

全球股市經歷的第一季的大震盪後,雖然國際油價和股市已經止跌,進入反彈趨勢,很多投資人仍然擔心,這只是大衰退中的反彈過程,實體經濟依然有隱憂,股市的反彈只是短線泡沫,市場過於樂觀了。以美國S&P500為例,截至4月13號的美股收盤價位,S&P500距離歷史高點2134.72僅有不到2.5%的距離,相較於第一季市場非常悲觀的大空頭,第二季中,市場顯然樂觀許多,但是美國為首的全球實體經濟,真的有所好轉嗎?

美國2015年Q4整體經濟年度成長率是2%,也就是和2014Q4相比成長2%,民間消費貢獻1.66%,民間投資-0.16%,企業庫存-0.22%,進出口貢獻-0.14%,政府支出貢獻0.02%,主要的負面影響在於國際低油價,大幅拖累能源業的投資,而且因為生產者物價指數在2015年全年都維持下降,企業起初還敢增加庫存,但隨著進貨成本持續下降,企業到2015年下半年已經對庫存囤積保守。

雖然美國民間消費一直維持穩定的成長,但美國企業仍想在看見物價止跌後,再來增加庫存會比較理想,如果考量美元升息短線對房地產的抑制效果,加上美國汽車銷售數據從記錄高點滑落,工廠訂單也下滑的因素,美國2016年Q1的經濟成長確實會比較低迷些。但這不代表美國經濟就會走下坡,反而是初次升息調控後的正常副作用,1994年和2004年第一次升息後,類似的短期經濟改變也曾發生過,這是緊縮貨幣過程很容易遇見的顛頗。

2013Q1〜2015Q4美國年度GDP成長率

201401〜201603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2014年下半年以來,強勢美元和低民間投資的情況持續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持續性的美元升值,對美國製造業造成較強的傷害,美國企業獲利明顯下滑,不管是美國國內企業還是跨國企業,在2015年的獲利都呈現下降,而敏感的美國股市,自然也跟著驟跌。再加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歐洲和日本經濟可能陷入通貨緊縮和新興市場資金外流等眾多利空因素同時夾擊之下,市場過度恐慌,導致股市過度修正,等利空訊息散去後,股市自然又跟上總體經濟的軌道,慢慢地恢復穩定上漲的趨勢。當然恢復最快速的仍然是美國,其他經濟體的復甦步伐則會比美國更緩慢,日本則是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更是已開發國家中風險最大者。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