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節儉、不存錢、不保險,還能財務自由的方法?

一位站在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所投資之公司的『業主型』投資人。
個人部落格:http://funusstockmarket.blogspot.tw/
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46077101
圖片放大

相較於「馬上成功」,「緩步致富」從來都不是受歡迎的主張。但在美國這樣急功近利的社會,以「Get rich slowly」追求財務自由的思潮,卻已低調進行了數十年。

「緩步致富」不是一個純投資導向的概念,而是一個金錢與人生綜合思考的致富戰略。

雖有網站以此為名,但這樣的想法,並非一個具體的流派,沒有源頭,而是多元發生,在我觀察一些美國平凡人的故事後,整理出幾樣蠻值得參考的想法,讓你在緩步致富的路上,一邊享受人生,而非修練苦行。

極簡不節儉

節儉是用最少錢求生存,極簡是用最少東西過最好的生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Dave Bruno的百項物品挑戰(100 thing challenge),把生活上不必要的東西全丟光,只剩下100樣東西過生活(牛仔褲一條,內褲兩件,牙刷一支…),只留最需要跟最好的,反而才能享受真正的物質生活。

選擇極簡生活跟財富多寡無關,臉書創辦人馬克,即便身家數百億元,還是只穿T恤牛仔褲,不過他自己說:相同T恤有好幾件,並非網路流傳的從不換洗。

反向思考,如何用100-200樣東西過好生活,而非一直追求無用的高CP值。

存股不存錢

現金是很昂貴的資產。如果定存利率為1.25%,這個資產的本益比(Price/Earning Ratio→1.0125/0.0125=81)為80倍,你敢買本益比80倍的股票嗎?但這項資產改個名字叫「定存」,賣相可好了。陶冬也曾舉過相似的例子。

「緩步致富」總不能全靠自己走,挑幾家好公司好馬或指數型基金,騎在他們上面,也算「馬上成功」。

記得學投資的第一堂課教的是「Time Value of Money」。投資,是將錢的時間價值超展開的過程。

保健不保險

保險最基本的想像,當你死掉、生病後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付出的代價是你現在的生活品質。為何不讓自己現在活的開心點,不要病、不要死?...不死,有困難?至少試著別死太早。

減少保費的壓力,多多運動,健保加保健就足夠了,如果把保險當儲蓄或投資防老,那自己來就好了。

還是杞人憂天?在保險公司出現之前,人類已在地球活了幾萬年,恐龍滅絕的原因,並非他們沒保險。

不節儉,不存錢,不保險才能踏上財務自由之路,這樣的結論乍聽很荒唐,仔細想,先追求自由再求財富,何嘗不可。

想著致富之後要做什麼,還不如先想想,什麼是你富有之後會做,但現在也能做的事,你會驚奇的發現,至少有90%的事是相同的。比例越高,你離富有越近。

致富之路很漫長,但如果追求財務自由,要先守身如玉60年,之後才可以去參加瘋狂派對…那...那...在那條路上,你不會遇到我。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緩步致富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