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投資人。股齡超過十年,從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和交易方式開始價值投資之路,至今僅累積獲利八位數並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自由之於我,就如同空氣之於生命般,不可或缺。而股權投資,則是我抵達財務自由的唯一路徑」抱著這樣的座右銘,將投資旅途的所知所想,分享給有意前往的朋友。
甚至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雖然近幾年績效不錯,但我以後還有沒有能力維持呢?會不會這只是時勢造英雄?所以我總是時時警惕自己,在績效落後時自問犯了什麼錯誤,該如何改善。至於和朋友的分享討論,別說收費了,有時候連讓人家請吃一頓飯我都不敢,因為我知道我雖然一直在分享,但其實對方未必能接受這樣的觀念,接受了也未必會投入時間研究,所以也未必會賺錢,即使他短期賺錢了,長期若沒有自行檢討改善的能力,那還是有可能成為輸家......所以其實投資教學是一件最沒有成就感的事情,教體育的話學生的肢體會比較協調,教音樂的話學生的手指會比較靈活,教英文的話學生的語言能力會提高,但是教投資,往往投入最多時間,卻常常得不到結果,萬一失敗了,還會以慘賠作收。
有實力的投資人,都嘛免費分享心得
但如果是以獲利為目的來進行投資教學,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一堂課若收費五千元,一次30人,每個月辦2場,一個月就可以有30萬元的收入,一年就有360萬的收入,許多名師每年的操作績效或許連一半都還不到吧?若是如此,那是不是代表名師累積的獲利或報酬率其實並不高呢?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花大錢跟一個投資能力並不特別出色的人學習呢?明明就還有一些有實力的投資人常常免費分享心得啊?2008年至今,只要買台灣50就可獲利120%,若這段期間是存價值型傳產股不賣,隨便買也有300%以上的獲利,一些名師如果在股市連累積獲利千萬都不到,累計報酬率連五倍都沒有,拿這樣的功力去高價賣錢,有說服力嗎?
另外,近幾年成交量持續萎縮,對小型股的投資人來說其實蠻困擾的,有時候一間公司一天的成交量只有三、五十張,光是自己買就不夠了,若是公開推薦大家一起買,可能原本看到的價格是50元,大家買完的均價就變53元,相對的若是獲利轉差要停損,賣完可能從50跌到47,變成大家自相踐踏,這類小型股若是大家採用的方法越一致,採用的人越多,長期的買進均價就會提高,賣出的均價就會降低,超額報酬也會大減,平均報酬率可能從20%降到10%,甚至轉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