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很冷冽,卻能反應市場的榮枯興衰。思考很無趣,卻能掌握標趨勢的起伏轉折,歡迎一起加入dolin66數字與思考的遊戲時間,一同探討房地產、股票乃至於其他社會及經濟議題,表象背後的潛在趨勢。
如果買房是為了要自住使用,消費者真正該關心的應該是「房子是否符合自己與家人的居住需求」及「買房後會不會造成家庭沈重的經濟負擔」兩個重點,每個家庭都會有不一樣的居住需求與對家的渴望,這有賴家庭成員間彼此充分溝通,才能確定怎麼樣的房子是適合自己的「理想窩」。
綜觀過去中央銀行利率的高低區間,大約落在2%左右,所以假設未來房貸利率會比現在上升2%的最壞狀況下,仍能將每月房貸支出控制在家庭每月收入的35%以下時,這樣的買房行為就不會成為家庭經濟上的沈重負擔。
「投資」與「自用」是出發點完全不同的兩種決策思維,就像你不會期待穿在身上的衣服、低頭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代步用的汽車,在用個3、5年後,還能賣的比買進的價格更高吧!如果用了3、5年的東西就會折價,那去期待自住個10年以上的房子,未來賣出時價格還要比成本高,特別是在房價已然高檔的當下,是否太過天馬行空了些?
如果真的無法突破買房自住不等於投資的思維障礙,那我建議還是放緩買房的步伐,因為房地產價格趨勢一旦反轉,其持續的時間往往長達10年以上,至於等待房價落底的這段時間該怎麼解決自己與家人的居住需求?就是追求買房買在最低點時,必須承擔的機會成本。
延伸閱讀:
一個算式告訴你》銀行將升息,未來房貸負擔有多重?
房子該買在郊區還是市區?用「預算」決定是大錯特錯
作者簡介_dolin66
民國66年出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迄今均從事房屋建築管理工作,曾完整參與上億元之集合住宅興建作業;更於房價高檔盤旋時賣屋,獲利達數倍以上,是一個從蓋房、買房、賣房到租房皆有完整經歷的房地產工作者。同時也是個賺取被動收入的投資者,著有「房市泡沫來了!我該逃命,還是逢低搶進?」及「預售屋全攻略」一書。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dolin66
個人Blog:http://blog.xuite.net/dolin66/wre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