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站在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所投資之公司的『業主型』投資人。
試想,你經過花了6個月的時間,每天站在一家生意很好的泡沫紅茶店面前,計算來客數、平均客單價、評估成本…。自信的認為,這是一盤會賺錢的好生意。最後下定決心,在某個早上拿出50萬頂下這家店面。但下午,有個人登門拜訪,說他想用40萬買下這家店面,突然間你啟動「停損」機制,忘掉了之前所做的所有功課,因為這家店的價值已經跌了20%,所以就跟買主握手成交了。
很荒謬的比喻?但在股市裡不都這樣幹?
有時候,把「停損」加入好友後,股價的確又繼續跌了一大段。此時,必定會對「停損」的先見之明崇拜不已。一個工程師朋友告訴我:「如果系統自己常常替『停損』按讚,一定是程式中的『選股』功能壞了」。
很幸運,遇過幾個「非常少數」願意為「帳損」按讚的人。讓我驚訝的是,不管在美國或台灣,這些人反而都是大部位股票持有者(比例高,金額大)。當股災發生,面對大額「帳損」仍無動於衷,跟他們交談時,淡定的連一句同病相憐的取暖都沒有。散發著一股沒有心臟的動物才有的氣味,一股只有同類才聞的出來氣味。
這些為「帳損」按讚的人的身上,有著什麼樣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