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傳統的理財專員最被詬病的,除了與一般散戶「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外,往往為了賺取更多交易手續費,遊說客戶進行非必要的交易,不但使客戶負擔額外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蒙受虧損。
這也成就了機器人理財另一大賣點,由於機器人平台採取收取固定費用的模式,基本上不會從客戶身上賺取其他錢,又只會按照基本的資產配置組合,恪守投資紀律,足以對抗理專可能產生的貪婪與非理性特質。「我們要讓理專穿上機器的外衣,但將理專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張凌雲表示。
比服務:人情味略顯不足
台灣的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看似跨出第一步,但是否能成為顯學,還得挑戰傳統理專最具優勢的人際互動。一位銀行個金負責人指出,台灣人習慣「見面三分情」,注重人際交流,機器人提供的制式理財服務,不易打動人心。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銀行財管部門的業務為了搶生意,幫客戶搶購機票等各種額外服務已屢見不鮮。這與先進國家的理財顧問產業發展成熟,民眾純粹接受專業投資建議再付費的習性相比,大相逕庭。
雖然肯定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的專業性,但知名理財部落客李柏鋒認為,一般國人會覺得像機器人理財這種硬邦邦的東西,是老學究搞出來的,易用「如果學究能賺大錢,就不必教書」的懷疑眼光來看待。
再者,台灣投資人習慣交易手續費的模式,如同買賣股票,無論盈虧,都必須繳交手續費給券商,不易接受機器人理財,收取固定費用,比較接近「保管費」的概念。
「為什麼你還沒讓我賺到錢,只是說幾句話,就要先付你錢?」一位金融業高層如此形容國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