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回顧美國第一次量化寬鬆時帶來的影響,第一輪QE1,實施時間在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規模約1.725兆美元,平均每月逾1千億美元;美股從2009年的約7000點,一路漲到2010年3月底的1萬點,漲幅達42.8%。而美元則從86.9,一路貶到75,貶幅達13.6%。
將目光移到歐洲,由於歐洲央行也開始仿效美國的QE計畫,我認為歐洲的股市,或許能夠走出類似美股的走勢。
但因為歐元不斷的貶值,買進歐洲股市其實得面對歐元貶值的匯兌損失,因此大家可以考慮HEDJ這支有在匯率上做避險的ETF,我們不知道買哪個國家會比較有爆發力,那就把整個歐洲買下來吧!
HEDJ這支ETF對於歐洲各國的持股比例
圖片放大
此外,配合歐洲QE,歐元會繼續探底,由於歐元是美元指數主要成分貨幣,用台幣換美金,或許是一種方式,但因為台灣的央行常常有阻貶的動作發生,反而沒有辦法有效的讓投資美金的報酬顯現出來。UUP是直接連動美元指數的ETF,過去1年以來,從21.6元漲到26.24元,漲幅達21.48%。
或許會覺得美元指數漲得有點過多,但若觀察上一次美國的升息循環,1993-2000年,聯邦資金利率在1994-2000年間從3%上升到6%。而美元指數則從1994年的76一路漲到2001年的120;漲幅達57.8%。
配合歐元的印鈔,美國的經濟成長以及升息的週期,美元指數勢必是未來一個長線投資的重要選項。
[快速結論]
一代股神或稱為超級經營者的巴菲特,是天時、地利、人和造成的,下一個巴菲特或許很難再出現了。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