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財經新聞滾瓜爛熟,投資還是沒賺錢?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我問他,會不會從過去的價、量資料,來判斷目前持股的人,成本大概在哪裡?能不能從過去幾季的財報去分析這家公司是不是正在成長?投資的合理價格是多少?他聽了,露出迷惘貌,沒想到,二十年來花費的時間心力,幾乎等於白費。

我再問:「你是不是每天花三個小時,都在找明牌?」他很直率的回答:「當然啊!不然你以為我自己有辦法去分析那些專業的東西嗎?當然是從專家的推薦裡面去找自己想要投資的股票啊!」果然明牌還是人見人愛呀!

我一直認為,如果知道自己時間是多麼有價值的人,投資的成效一定不會太差。

把時間花在看盤、找明牌上面,就像是把錢放在一直下跌的股票一樣。今天知道台積電漲了一塊錢,股價站上一百元,那又如何?如果不是要下單了,這些資訊到了明天根本就不值錢。但是如果把時間花在好好看完一本投資經典書籍,認真學習怎麼分析一家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或許不會馬上變成專家,但是經過十年、一萬個小時的努力,自己擁有研究、分析一家公司的能力也是很合理的。

就像棒球一樣。坐在沙發上看球賽轉播,看二十年也還是不會打棒球,頂多只能當一個球評。但是如果把這些看球賽的時間拿來學習怎麼打棒球,並且不斷重複的練習,或許達不到職棒球員的水準,不過要在比賽中贏球,相信也是很有機會的。

所以,我不見得知道今天股市漲了多少,因為我不會每天看盤;上市櫃公司的交易代號,我能記得的也有限,一來沒時間研究那麼多個別公司,二來,這些用Google就搜尋得到的資訊,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腦袋記呢。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