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千萬別聽戴勝益的話理財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所以,當一個可以跟66位朋友籌到上億元資金的董事長,跟你說月薪不到5萬不要儲蓄,你應該怎麼思考?或許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我需要用錢的時候,也能跟他一樣跟朋友借到很多錢嗎?要跟他一樣跟朋友借到很多錢,我要怎麼經營才有可能辦得到呢?你的答案,就能決定你是否要相信這樣的說法。

社會新鮮人存下的第一筆積蓄,不是為了累積資產,而是控制財務風險和取得獨立自主的人生。出社會之前,可能生活支出都靠父母,出社會之後,就得全靠自己的薪資收入,如果父母的退休金夠負擔自己往後的生活而不要求孝養金,已經算是幸運了。新鮮人,大多都要自食其力。

不儲蓄,難道知道有一堂對自己職業生涯很有幫助的職訓課程,還要跟父母拿錢?明明公司沒未來,老闆壓榨人,還要傷腦筋,到底要請父母養自己幾個月好去找另一份工作?還是要奴化自己相信一輩子真的只能換五次工作,只好繼續忍下去?沒有自己的儲蓄,你連投資自己的自由都沒有,更沒有選擇理想工作環境、激發自己工作熱忱的空間。畢竟,跟父母拿錢,雖然不用編預算、寫計劃書,但是口頭審查也是要的,還不見得都會撥款。

要不要儲蓄,不會是看你有多少月薪,而是看你擁有多少的存款,才能夠安心。這些存款,要可以應付你生活中的正常開支,讓你不必想要買個東西還得去找家人拿錢。這筆錢,要讓你隨時可以離職,在你遇到不好的工作環境或是不恰當的勞動待遇時,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有個這筆存款,你才能夠勇敢的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例如去參加一個為期三個月的訓練,學習你所需要的技能。

投資自己很重要,經營人脈也一定會有成本,但在你還沒有辦法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安心之前,是否要把剛出社會還不算多的收入花在上面;如果要,該花多少,是一個可以謹慎思考的問題。我會建議,新鮮人不需要為了理財或投資的目的而儲蓄,但是應該先存下一筆錢讓自己在經濟上可以安心,之後再考慮投資自己和經營人脈。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