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筆搜尋結果
2022.01.13 受惠年底採購需求+2022年購併效益逐步顯現,連接元件廠年營收上看400億元

受惠年底採購需求+2022年購併效益逐步顯現,連接元件廠年營收上看400億元

疫情加深缺工解套難度,4大指數漲跌互見全球因疫確診數持續增長壓迫醫療系統,美國1月7日確診均值高達71萬8,200人,除警消、交通

2022.01.06 中華信評:今年經濟成長率2.8%,預估央行升息1碼

中華信評:今年經濟成長率2.8%,預估央行升息1碼

中華信評表示,預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8%,評估央行今年累計升息幅度有1碼(即0.25%)空間,升息循環對銀行業、壽險業都屬於

2022.01.05 投資固定收益商品,也需要參考信評嗎?莫忘中國恆大風暴教訓,這麼挑才能不踩雷

投資固定收益商品,也需要參考信評嗎?莫忘中國恆大風暴教訓,這麼挑才能不踩雷

台灣2021年在防疫有成、央行政策有效維持國內金融穩健等優異表現下,主權評等先後獲得標普、穆迪、惠譽3大信評機構調升,分別調升至A

2021.12.02 CNN恐懼貪婪指數顯示「極度恐懼」,垃圾債上個月虧損一年多來最大

CNN恐懼貪婪指數顯示「極度恐懼」,垃圾債上個月虧損一年多來最大

美國高收益債(又稱垃圾債)11月出現超過一年以來最大單月虧損,暗示人們擔憂,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迅速蔓延,恐妨礙低信評企業的

2021.11.19 債券界巴菲特:投資人已對風險麻痺,Fed難大升利率

債券界巴菲特:投資人已對風險麻痺,Fed難大升利率

素有「債券界巴菲特」美名的Loomis Sayles & Co.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丹法斯(Dan Fuss)警告,投資人承擔的風

2021.10.06 波灣債券成收益市場新亮點

波灣債券成收益市場新亮點

一般人對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簡稱波灣國家)的印象,不外乎為產油國、富豪眾多等。其實,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波灣國家還是尋求收益的投資人

2021.09.27 政府5年多舉債2兆?財政部:扣除紓困特別預算,減債455億元

政府5年多舉債2兆?財政部:扣除紓困特別預算,減債455億元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質疑總統蔡英文執政5年多舉債近新台幣2兆元,財政部澄清,這只是舉債預算合計數,實際上加計還債金額後,總統上任以來舉

2021.09.14 越南改「與病毒共存」將解封!專家警告:太危險

越南改「與病毒共存」將解封!專家警告:太危險

越南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經濟重鎮胡志明市淪為重災區,重創當地製造業運作。在經濟考量下,越南政府研議放棄「清零」,改為與病

2021.09.07 出口暢旺!台灣50大企業獲利將創10年新高,6項風險仍需注意

出口暢旺!台灣50大企業獲利將創10年新高,6項風險仍需注意

中華信評表示,由於今年出口暢旺加上企業獲利與現金流改善,台灣前50大企業今年整體EBITDA有望創調查10年來新高,但後續仍要留意

2021.08.04 警訊閃現?美國高收益債拋售潮,創2020年9月以來新高

警訊閃現?美國高收益債拋售潮,創2020年9月以來新高

去年3月,美國爆發COVID-19疫情,許多企業大舉發債籌集現金,帶動2020年美國高收益債(又稱垃圾債)發行金額創史上新高。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