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
摘要
1.IEA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達3.3兆美元,再生與低碳能源占2.2兆美元,但電網投資僅4,000億美元,恐成供電瓶頸。
2.台灣重電四雄中,華城外銷美國比重最高,受惠美變壓器商機;中興電則具高壓GIS優勢,最受惠台電計畫。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年5月更新的《全球能源投資報告》中指出,預估今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成長至3兆3,000億美元,其中再生能源、低碳能源、儲能、能源效率及電氣化等投資約占2兆2,000億美元,是化石燃料預期投資額的2倍,但電網相關支出僅4,000億美元,遠低於發電及電氣化支出。IEA表示,若未在2030年前使電網投資與發電支出投資金額接近平衡,全球將面臨電力不穩及供應瓶頸之風險,各國政策的繁瑣程序以及變壓器和電纜供應吃緊成為推動上的最大阻礙。
我國自2022年9月積極推動10年台電電網強韌計畫,總預算高達5,645億元。去年8月賴總統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上,已要求台電提前4年,也就是在2028年優先完成關鍵區域與民生相關工程。此外根據經濟部202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顯示,由於AI和半導體需求快速成長,預估2024年至2033年用電年均成長率來到2.8%,因此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在新機組建設、電網更新和儲能系統建設上。國內相關業者在台電加速釋單及產業需求成長明確下,未來幾訂單無虞營運成長可期。
除台灣外,近年美國也在積極推動電力基建計畫,企業資本支出逐年提高,去年變壓器進口金額年增40%,尤其電力變壓器進口年增率更高達54%。美國能源署(DOE)表示,大型高壓變壓器在2019年需求量約750台,預計到了2027年將成長至約900台,2030年更會突破千台。同時IEA也預估2024至2028年美國用電量需求年複合成長率達到4%,資料中心用需求增速更是遠高於此。
預估2024年至2028年美國用電需求年複合成長率達4%
資料中心用電需求增速遠高於整體用電需求成長
2024年美國變壓器進口金額年增40%至80.2億美元
2024年美國電力變壓器進口年增率高達54%
美國大型電力變壓器(LPT)約占當地輸配電9成,但在已安裝的LPT中,高達7成使用年限超過25年,而一般使用壽命約為30年至40年,因此接下來將有龐大的老舊汰換需求。過去美國變壓器多從中國進口,但近年來考量國安因素已逐年降低比重,現主力供應國為墨西哥占比超過3成、韓國居次占比超過1成,反觀台廠僅占5%左右,代表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美國電力變壓器主要自墨西哥進口
台灣上市櫃重電業者主要有4間,為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和華城(1519),那麼誰最受惠台電電網強韌計畫,誰又最受惠美國大型變壓器汰換商機呢,以下彦良將逐一說明。
士電(1504)
士電旗下共有4大事業,包括重電、開關、電裝品和自動化事業,去年銷美比重約15%至20%,外銷訂單能見度已至2027年。為因應全球基礎建設與再生能源市場成長趨勢,公司已計畫在明年新增3成至4成產能。
重電事業積極搶攻外銷商機,國內市場則著重布局屋頂型太陽能,預估2030年裝置容量達6.2MW,綠能產品營收占比目標30%。
財報方面,士電上半年累計營收年增5.89%,去年EPS 5.81元,法人估今年7.6元、明年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