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摘要
約翰·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坦率地擁抱「貪心」,認為貪念是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能動力。他主張,渴望更多不是罪惡,而是一種實現志向與創造價值的必要能量。從白手起家的經歷到善用財富回饋社會,洛克菲勒強調:命運要靠自己開創,貪心若能正面運用,就能成為通往成功的力量。
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
親愛的約翰:
不必在乎那些說我很貪心的人。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享受著這個按理說並不值得驕傲的評價——貪心。
這個對我並不友善的評價,最早是在我事業攀上巔峰之時出現的,那個時候洛克菲勒這的名字已不僅僅是我本人的名號,它象徵著財富,也象徵著龐大的商業王國。
當時有不少人,甚至報章雜誌也紛紛依此將我定調,這個的評價沒有讓我不悅,儘管我了解到這種評價是在醜化我,擺明了是要給我建立的商業王國蒙上教人厭惡的銅臭味。然而我知道,人的本性中原本就蘊含著一股力量,一種源自於意志薄弱和能力不足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嫉妒」。當你有一天超越別人時,他們會嫉妒你,找一些帶有負面、貶義的字眼批評數落你,甚至捏造謊話來毀謗你,還要在你面前表現出不可一世的傲氣。依我所見,那根本算不上什麼傲氣,它正代表著內在的虛弱。有趣的是,當你遠遠不如他們,生活困苦潦倒之時,也有人會譏諷你,嘲笑你的愚笨、無能,甚至將你貶低到失去身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孩子,這就是醜陋的人性。
生而為人,沒有必要刻意改變本性,我也沒有閒工夫去阻止人們「宣揚」我的貪婪,我能做的,是讓嫉妒著我的人繼續嫉妒下去。我知道我的財富若被那群以「貪心」評價我的人奪走,他們同時也會帶走「貪心」這個標籤,而我並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除非我中了什麼詛咒,否則誰都別想得逞!
紳士永遠不與無知的人爭辯,所以我不會和評價我「貪心」的人多費唇舌,但是在我內心還是控制不住情緒要鄙視他們的無知。回顧人類歷史,檢視文明進展的步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社會都是建築在貪念之上的,總是毀謗著我的人,看起來像是衛道者,然而他們哪個人心中不希望能獨佔一些東西呢?最好還能把一切美好事物盡收手中,進而讓眾人需要的東西收納在自己掌控之下。貪念是無止盡的,虛偽者也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說穿了,哪有人不貪心的。當你擁有了一顆橄欖,你就會想要擁有一整棵橄欖樹。我在人世間行走了八十年,見過不愛吃牛排的人,至今卻從沒有見過任何不貪心的人,尤其在商場上,滿口功利、拜金主義的背後都是同一個關鍵詞在支撐——「貪心」二字。我知道,即使到了未來,不貪心者仍會是這個星球上的稀有動物,試問誰會放棄對於美好事物的渴望呢?
阿奇博爾德先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匹能聞到終點氣味的賽馬,一聞到我就奮力衝刺。我難免有在自吹自擂,但是確實在心中為貪念預留了位置。
我在商校求學時,有個老師曾說過一句令我終身難以忘懷的話:「貪心不是壞事,誰都會貪心,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這句話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
當老師在講台上說出這段煽動性很強的話時,同學們皆為之譁然,想到一般認知的「貪心」,它的意義背離了既有的道德觀念,從小到大的生活中約束著我們的道德規範,污名化了「貪心」一詞。
然而當我真正步入社會,踏上開創財富的旅程之後,我才深刻體會到,商校的學費花得實在很值得,那位老師的見解簡直是真知灼見。如同專家學者對人們說的,自然界從來都不仁慈和善,這是一個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的文明社會亦同,你若不夠貪心,到後來你很有可能會被別人吞噬掉,畢竟珍奇美食都是限量的。
如果你想擁有財富與成就,創造輝煌人生,那你的態度就不該只是「貪心是件好事」那麼簡單,而是要認定「貪心」這件事情大有必要。
貪心就意味著我想要,我要得更多,到最後還要能夠獨佔才好。我相信沒有人心中不曾泛出這樣的吶喊之聲。
從政者想的是,我要取得掌控權,我要從州長做到總統。經商者想的是,我想要賺大錢,要賺很多很多錢。為人父母者想的是,我希望孩子們能有所作為,永遠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以上種種,只是受限於道德或尊嚴的束縛,人們才緊緊的將貪念隱藏住,最終讓貪念成為一種不可說的人性枷鎖。
事實上,只要這個追名逐利的世界一天不毀滅,只要還存在幸福並非人人可輕易獲取的一天,人類就一天不會停止貪念。
那些喜歡探詢八卦的人,總是把貪心說成洪水猛獸。
依我所見,打開貪心這扇門,並不等於開啟了裝滿罪惡的潘朵拉盒,釋放時時刻刻跳動著的貪念就像釋放我們內在蠢蠢欲動的潛能。我從一個週薪五美元的簿記員奮鬥到今天成為全美首富,正是因為貪心讓我成就了這個契機,貪心是驅使我追求財富的動能,就像它驅動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一樣。
在我說著「貪心」這個詞的時候,你應該更希望我將它換成「志向」或「抱負」。還是免了吧!務實點兒,我們都活在這個貪婪的世間,我認為主張「貪心」,會比「志向」來得更樸實,樸實是我們靈魂中最純真無私的素質,有別於真誠,樸實比真誠更加高尚。
在和山姆 · 安德魯先生合夥經營石油公司之初,我的貪念就開始膨脹,我每夜在臨睡前都告誡自己:我要成為克利夫蘭最成功的煉油商人,讓源源不絕流出的原油都變成大把大把的鈔票,我要讓自己的每個念頭都從利益出發,助我變成石油大王。
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中,我事事親力親為,整天忙碌著。我指揮著煉油,規畫著運輸油品的鐵路網,謀思各種方法來節省成本,以擴充我的石油系列產品市場。那段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拼搏的日子,我永遠都忘不了。
孩子,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失敗和成功的距離並非像傳說那樣僅僅在一念之間,取決於誰的貪念更強烈,誰具備這樣的能量誰就能發揮全力不斷自我超越。讓自己每個前進的步伐都感受到貪心的威力吧!貪心不但能幫助人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最大,也能驅使人獻出所有,克服千辛萬苦,勇往直前。
許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洛克菲勒先生,是什麼讓你走向了財富的頂峰?」早期我不敢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貪心總是不被世俗的眼光所認可,然而事實上,支撐我成為全美首富的正是我內心的貪念。
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顆活力十足、力量充沛的貪念,只要你能先愛上它,跟自己說貪心是必要的,我有很想要的東西,而且我想要很多,如此一來貪心就會助你一臂之力,幫助你走向成功。
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我的貪心,因為我渴望成功。不必排斥在貪心的驅策下取得的成功,追求成功是值得推崇的高尚行為,成功帶給我的貢獻遠比貧困時更多。結果證明,我成功了。
看看我們至今做到的善舉吧!把大筆金錢挹注到學校、教會、醫院以及貧困者身上,並非偶爾一時興起的施捨,而是一份非凡的慈善事業,你看,我的成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貪心果然是好事,怎能說是罪惡呢?
因此,說我貪心的人如果出發點不是想醜化我,那我欣然接受他們對我的評價。
孩子,我才是我自己生命的重心,什麼適合我,由我來決定,所以我並不在乎人們說了什麼,我的內心不為所動。在某些人的眼中,我始終都是個有卑鄙動機的生意人,即便是我大力贊助許多慈善事業,也被他們認定是另有盤算的詭計。他們懷疑我有追求利益的自私動機,卻對我無私奉獻的公益之舉視而不見,有人甚至還說我這麼做是為了贖罪,真是可笑至極。
我真誠地對你說,你這個父親絕不會讓你蒙羞,我口袋裡的每分錢都是我辛苦賺來的,它們是乾淨的。我之所以能成為有錢人,是我強烈事業心的回報。上帝賞罰分明,而我的財富正是由上帝所賜予的,我能夠一直賺到錢,正因為上帝知道我會將錢回饋給社會,造福人群。
我讀《聖經》的時間到了。今晚夜色很美,每顆星星似乎都在對我說:「你做得不錯,約翰。」
愛你的父親
書籍簡介_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暢銷金句牌卡版】

作者:約翰‧洛克菲勒
譯者:馮國濤
出版社: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24
作者簡介_約翰‧洛克菲勒
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Sr.,1839-1937)是一位美國商業巨頭和慈善家。
在資訊科技社群網路時代之前,他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和近代史上最富有的人。
洛克菲勒於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他一直經營該公司直至1897年,退休後仍是該公司最大股東。隨著煤油和汽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洛克菲勒的財富猛增,他成為美國首富,在巔峰時期控制了美國90%的石油。
標準石油公司是美國第一家大型商業信託公司。通過利用公司的壟斷力量,洛克菲勒徹底改變了石油工業。
1911年,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公司因違反聯邦反壟斷法而必須解散。它被分解為34個獨立的實體,其中包括後來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產值。結果,洛克菲勒成為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其財富佔國民經濟的近2%。
1913年,他的個人財富估計為9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1億美元的3%。這是他的淨資產峰值,達到266億美元。
洛克菲勒生命最後4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他位於紐約州威徹斯特縣的莊園,與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等其他重要實業家一起定義了現代慈善事業的結構。
他的基金會開創了醫學研究的發展,並為美國近乎根除鉤蟲和黃熱病做出了貢獻。
洛克菲勒是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的創始人,並資助在菲律賓建立中央菲律賓大學。
相關著作:《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譯者簡介_馮國濤
資訊管理學碩士。
曾任職出版業、資訊業。
現為自由作家、譯者、特約製書暨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