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摘要
近年來愈來愈多人投資ETF,包括原本不敢碰股票的人和一些個股投資老手。但不少人還是會以個股操作思維分析ETF,如看K線、價量或短線操作,作者認為這其實不適合。ETF由多檔股票組成,價值應看淨值,而不是單日的股價波動。
這幾年很多人投資ETF,我發現有兩類人的比率增加。一類是本來不太敢買股票的人,或許是這些年台股的強勢,加上ETF不用研究各股,不會有倒閉的問題,愈來愈多人敢拿銀行的現金來買ETF。
另一類是習慣投資個股的人,或許是研究個股太花時間,或許是不容易獲利,也或許是ETF現在真的熱門,有些股市老手也開始部分投資ETF。
不過,發現有些人會用過去投資個股的習慣來分析ETF,譬如會看K線來判斷進出場時機,會看價量變化,或甚至是用槓桿做極短線的操作。我個人認為這些方式真的很不適合用在ETF投資上。
個股有投資人對企業未來獲利與表現的預期與評價,給予不同的價值評估,這個價值評估落差就會造成股價的變動。資金買氣與當時的風向也會影響投資人買進或賣出的意願,價量確實可能對股價造成短期性的影響。
但是,ETF是一籃子的股票所組成,裡面包含數十檔個股,理論上投資人沒有辦法用裡面的特定幾檔成分股,就來判斷該檔ETF未來的價格漲跌。當然,台股的市值型與半導體相關例外,因為第一大成分股台積電(2330)占了非常高的權重比率,單一檔個股確實是可以大大影響ETF的漲跌。
ETF的價值主要要看的是其淨值,它的淨值又是由數十檔個股所組成,每一檔成分股,依據其權重比重,都可以對ETF的淨值造成影響。ETF真實的價值是要看它的淨值,而非它的當時股價。
即使投資人非常瘋狂某檔ETF,資金大量湧進,讓成交股價遠大於其淨值(溢價)。這種溢價是會在短時間內被弭平的,法人可以向投信機構申購,用實際較便宜的股票來換成ETF。若是折價,法人可以用較便宜的ETF來贖回獲得個股股票,進行價差套利。
還有一點,ETF的股價變動也不大,漲跌幅大多時間都在2%以內,想要透過ETF在短期間內賺大錢的機率很低,除非剛好碰上大行情,又能勇敢地套用槓桿,不管是向銀行借貸,向券商質押,或是直接投資正2或反2的ETF商品。
若是投資產業型或是特定主題型的ETF,是可以考量產業發展狀態與景氣,來做一個1年、2年的波段操作。但若是想用2個月、3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觀的獲利,ETF真的是不太適合。
投資ETF,省去選股麻煩
投資ETF的好處是,你可以選一個你能認同它的選股邏輯的ETF,將資金投入,讓發行商依據固定的選股邏輯與調整成分股的時間與方式,機械化的執行投資與換股的動作,投資人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以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
譬如你認為未來幾年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個流行發展趨勢,你想投資半導體,但不知道該投資哪幾家公司。半導體ETF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筆資金買下所有半導體相關企業,不管誰表現好,你都一定會有一部分資金投資在這家公司,不會錯過該有的報酬。
就算你是自己做個股投資的人,你也應該要有一套標準的選股邏輯與買賣標準,就如同ETF一樣,然後有紀律的操作。有些選股App提供的觀察清單,其實就是用幾個基本條件所過濾出來的個股,然後再從中去挑選自己有興趣投資的。只是自己能買的可能只有幾檔,透過ETF的方式可以 一次買下幾十檔,還不用自己管理。
所以,投資ETF時,千萬不要把投資個股的概念都套用進來,很多情境都不適用。
ETF主要的好處是可以省去管理大量持股的麻煩,也可以用少量資金就一次性投資數十檔個股,還可以有紀律的依據選股邏輯與買賣條件來執行,避開人性恐懼與貪婪的影響,隨心情在買賣股票。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別拿分析個股的方式來買ETF
延伸閱讀
買高股息ETF真的會睡公園?達人真心話:適合1種人,但不是每檔都能長期存
不是00878也不是0050!ETF含息總報酬率比較,最強市值型是這1檔
ETF是什麼?ETF怎麼買?ETF定期定額怎麼做?ETF優缺點、新手ETF推薦
作者簡介_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