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
摘要
「教練式對話」可以優化工作文化,讓員工自發改變、提升行動力,進而強化團隊運作。透過提問與引導,建立主管與部屬的良好互動,幫助企業留才與發展,同時也適用於親子關係與日常對話。
教練式對話的核心,是透過『提問與引導』,幫助員工釐清自己的思路、找到自己的答案。這並不代表主管不給方向,而是用更開放的方式,讓員工自己思考、參與,進而產生更強的行動力。
從「完成工作」到「帶出團隊」,主管需要什麼?
有些主管會覺得:「這樣的方式聽起來很好,但感覺很花時間。」確實,教練式對話的確需要一點時間鋪墊,但這不代表它是低效的。如果我們只是一昧地交代事情,短期內或許能讓任務完成,但長期來看,員工的成長停滯,主管就必須一直「盯著、推著、改著」。這才是真正讓主管疲於奔命的原因。
當我們開始運用教練式對話之後:
1.員工能夠更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2.他們願意承擔責任,因為這是「他們自己找到的答案」。
3.主管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因為團隊能夠自動運作。
這是管理方式的轉變,也是一種思維的轉換。當主管願意放慢腳步,從「指令式管理」轉向「引導式領導」,團隊的運作方式會逐漸改變。
用對話,讓團隊更強大
很多時候,管理的關鍵不在於「做得更快」,而在於「如何讓團隊跟上你」。當主管開始運用教練式對話,不只是讓團隊的績效更好,更是讓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更深的價值與成長。
如果你也曾經感到:「怎麼帶人這麼難?」或許,這就是一個新的開始——用不同的方式與團隊對話,讓帶人的過程,變成一種彼此成長的旅程。
記住教練式對話的核心,是透過「提問與引導」,幫助員工釐清自己的思路、找到自己的答案。這並不代表主管不給方向,而是用更開放的方式,讓員工自己思考、參與,進而產生更強的行動力。另外未來的職場競爭,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連結」與「影響力」,而這正是AI難以取代的部分。
延伸閱讀
解決問題不只靠方法!3個步驟打造高效工作術
台積電前主管:台積電教我如何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高效會議3步驟,照著做不再浪費時間開會!
小檔案_彭建文

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