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資ETF免除選股煩惱,卻仍陷入選擇困難?理財達人:這檔ETF具3優勢,簡單賺大盤循環財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元大台灣50(0050)已成「國民ETF」,最近這2年,即使到校園演講,提到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連大學生都點頭如搗蒜,火紅的程度可見一斑。

其實,0050與0056都只是代號,就如同台積電的代號是2330一樣,其中,0050的全名是「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6則是「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由於全名太長,許多投資人乾脆以代號來稱呼。

無論是0050或0056引爆投資風潮,主要是因為,這兩者都隸屬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連結的是一籃子股票,可讓投資人免除選股的煩惱,且交易稅只要千分之1,僅是股票的3分之1,具有交易成本的優勢。

選擇困難?0050定期定額買免煩惱

目前台灣可以買到的ETF種類相當多元,包括:市值型(如0050)、產業型(如半導體ETF)、主題型(如高股息ETF)、商品型(如石油ETF)...等,看得小資族眼花撩亂。

如果真的沒有概念,也不知如何挑起,最簡單的理財方法,就是定期定額買0050,且持續買進,逢高停利,大跌再加碼。因為0050一次網羅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包括:台積電、聯發科(2454)、鴻海(2317)、聯電(2303)等等,以撰文日2021年8月底來計算,買1張台積電要花58萬元、1張聯發科要91萬元,小資族鐵定沒那麼多預算,不如買1張0050,要價13萬6,000元,就能同時讓全台最厲害的50家公司幫你賺錢,何樂而不為?

當然,1張0050要13萬6,000元,多數小資族依舊備感壓力,也會擔心短線套牢的問題,每月定期定額扣款,便成了最佳方式,由於券商競爭相當激烈,現在定期定額的資金門檻,甚至已降低到每月1,000元。

每月1,000元,跨出理財的第一步,是我向來的主張。因為唯有管理好小錢,才有能力管理好大錢,將每月扣款金額進一步提升到3,000元、5,000元,甚至3萬元、5萬元,將本金與獲利愈滾愈大。

0050的3大優勢

我會推薦把0050納入讀者的核心買進名單,而不是其他類型的ETF,主要基於幾個理由:

1.0050賺的是大盤循環財

這幾年,游資氾濫,投信發行各類ETF,投資人也很買單。但0050屬市值型ETF,績效表現與大盤接近,半導體股占一半、金融股占1成,還有塑化、航運和鋼鐵等其他傳產股,配置較為均衡與多元,相較於產業型的ETF,如半導體、電動車等,有過度集中的現象,布局0050的好處就是,賺的是大盤循環財,而不鎖定單一產業,雖不易爆漲,但也不易暴跌。

什麼叫做「大盤循環財」?就是只需參考與追蹤大盤指數,不必在乎個別類股,因此,我才會一直強調,對類股輪動沒概念、不會選股,只想跟著大盤發財的人,買0050就對了!

從2003年發行以來,至今18個年頭,0050只有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績效重挫43.1%,以及2011年、2015年和2018年這3年分別修正5%到15%之外,其餘14年都是正報酬(詳見下圖),顯示台灣企業家與勞工們的共同努力成果,反映在股市的長期趨勢向上。

2.0050也有配息,還勝定存

買0050是為了賺長期價差,而不是為了賺配息。但不可諱言,領到利息多一份開心。0050歷年來平均現金殖利率為3.41%,遠比一年期定存利率0.7%還要高,儘管每年填息速度不同,但歷年平均填息日28天,讓不少投資人滿意。

3.也需考慮流通性問題

ETF的規模愈大,流通性愈好,無論想買或賣,才不會有行無市。所有台股ETF裡,0050的規模最大,至2021年12月底,已來到1,769億5,400萬元,其次是0056,規模也有1,137億8,300萬元,年增分別超過600億元與400億元,都遠超過排名第3的國泰台灣5G+(00881),以及排名第4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兩者規模約在350億元上下。

也難怪,0050常成為外資法人布局台股的首選,而0056也因高配息的特色,廣受退休族與小資族的喜愛。

有些新發行的ETF雖具話題性,但成交量能不足,規模也不夠大,想當核心資產長期持有,就不見得那麼適合。除非發行的投信公司,企圖心強烈,願意多砸預算造市,活絡交易量,否則,0050還是理財小白們的首選。

延伸閱讀
曾想靠投資一夕致富,卻因選錯個股慘賠5成...她用定期定額成功累積資產:不相信複利的人,多數是因理財失利
定期定額的停利點到底該怎麼設?理財達人分享3關鍵,教你兼顧獲利與風險


  • 分享: